一不留神写多了,所以今天就聊一个事儿。
之前咱们讨论过好几次欲望。
比如欲望是前进的推动力,满足会获得幸福感,难度越大时间越长幸福感越强烈。同时也是痛苦的来源,俗称求不得。另外还有欲望从何而来,如何识别和驾驭自己的欲望等等。
今天老杨又是突然获得一个灵感,我自己认为还挺重要的,当然也许只是个人尽皆知的常识,老杨只是后知后觉罢了。但确实是自己的自发感受。
就是咱们对一件事的反应,情绪的起伏变化波动,投入的程度,行为决策的方式,不仅是来自欲望,还来自预期。
比如员工满意度,用户满意度,居民幸福指数,服务满意度,超出预期,即满意非常满意,反之亦然。
比如对考试的排名,某件商品例如汽车的优惠力度。
比如求职面试招聘相亲会议饭局,生病了医生的诊断结果,发消息给在乎的人对方的态度,社交网络的点赞评论,跟家人同事朋友的相处,工作的完成情况,参加比赛观看比赛,一场活动举办者要的效果参加者的体验,旅游游戏创业投资,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首歌一个节目电视剧电影一堂课,等等等等。
有数字数据上的,有结果上的,有过程上的,有对比上的,有程度上的,也有感受上的,统统,在咱们的潜意识里,都会有个预期。
个人有预期,组织有预期,共同体也有预期,比如对待未来的金融市场。
不同个人或群体的预期或者标准不一样,得出的反应也会大相径庭。
相同个人或群体的预期,也可能会有波动浮动甚至巨大的差异变化。
这次老杨不会说,那么问题就变成了,预期从而何来有何用如何控制了。因为肯定因人而异,同人也来自很多因素。
举个例子,老杨今天在家门口新开的披萨店买了一张披萨。因为是外带,所以店员说,打包盒要收费。这个理所当然,没有超出预期。但是店员说,收费4元。老杨的反应就是太贵了。因为超出了老杨对一个打包盒的常识常规经验,高于了预期(很明显这是预期而非欲望)。同时还会想,4块钱的打包盒,这要是买别的,是不是都有可能吃顿饭了。这既是横比,也是纵比。
总之,预期心理的存在,一定是人性,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不可能消除。但是预期的高低程度,咱们也许,可以调整。
因为,预期会直接影响咱们的情绪。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老杨想试试,凡事,留一个对预期的预期,觉察他,评估他,引导他,与之妥善相处。
当然,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个核心价值观,在这个问题上,可能不够用了。因为预期无处不在,跟自身主观行不行好事努不努力可能已经不是直接的关系了。
比如,明天要出门,在看天气预报之前,会不会对天气,有一个预期?
没想到这一句写了一千字,那就只聊这么多吧,也不过多展开了,比如预期和欲望的区别和联系,合在一起就是对欲望的预先期望。比如和希望的联系和区别等等,能延展的可多啦。
感谢你们,咱们争三,明天就一百天啦。
2022.4.12 已经活了13101天的北京老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