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年轻的时候大概都藏着梦想。随着时光的远去,有些梦想仍在闪闪发光,有一些像沉寂到海里的古物,蒙上尘埃与污泥。
年轻时的安藤忠雄也有梦想,他想当一名建筑设计师,但他不是科班出身,没有经过系统训练,这在一个专业性非常高的行业里,如何开始,并做出一番成就,这要付出许多努力,当然更要坚持。
现在安藤忠雄的成就有目共睹,他的选择似乎也具有了示范性。但在一个现实世界里,去跨行业的实现自己的梦想并不是那么容易。有各种主观的、客观的困难让人止步不前,也有各种理由阻止前进。安藤忠雄像是轻松地克服了这些困难,他在行业里声名鹊起。其实哪来的轻松,所谓的轻松只不过是举重若轻。
安藤忠雄个人的从业经历足以是励志传奇,更令人惊叹的是他的作品呈现。最初看到的安藤忠雄作品是住吉长屋,在中村好文的一本书里。这次为了读这本书,又重新读了中村好文的文章。住吉长屋全部由混凝土建成,也凭借这栋建筑安藤忠雄获了奖——混凝土也成为安藤忠雄标志性的特色。
住吉长屋从住的舒适度上看并不算一栋极佳的住所,因为安藤忠雄在房子里设计了一个露天的中厅,晴天和暖季还好,到了雨天或冷季,屋主就要接受来自自然的“馈赠”,在住所内能真切的感受到风霜雨雪,与自然的恩宠肌肤相亲。安藤忠难却认为,一定要接受生活的挑战,这似乎也得到了屋主的认同,他们一住就是几十年,从没有想到离开过。
在光之教堂,一面立墙上雕刻了一个十字架,最初,安藤曾建议十字架上镂空处不要装任何遮挡作为屋内与屋外的链接,但屋主最终没有同意这个方案,在十字架上加上了玻璃。安藤忠雄并不太希望建筑仅是一个包身之所,他更希望通过建筑让在里面的人达成与自然的呼应,这种呼应可让人保持更为清醒的头脑,让人时刻保持那份自然的亲密,真实地感受外界的变化。
建成后的光之教堂令人震撼。光从十字架中的空间透向屋内,像一束光的火苗,应衬在混凝土的底色中,越发令人惊讶与震颤。简洁的设计与透通力的想象,再加上自然的应照,让教堂内的氛围静谧与沉静。置身在这样的建筑中,自然会沉寂下来,倾听来自内心的声音。
安藤忠雄的许多建筑作品都充分考量了周边的环境,尽可能地与自然融为一体,不刻意地改造自然,不与自然的因势利导对抗。安藤忠雄设计的建筑也会体谅周边的环境,与周边和谐共处。
现在许多城市里的建筑显然没有这方面的考虑,都把自己当成最重要的部分,极尽夸大与炫耀,全然忘了建筑最终要在空间里实现某种共生。作品与周边环境融合后会进行一次再创造。所以,在城市里常会看到突兀的高楼、不知所以然的楼台、还有与周边环境无法和谐共处的个性空间。
安藤忠雄设计了光之教堂、水之教堂、森之教堂,这三处建筑都令人印象深刻。他都是借着现有的资源与环境,激发灵感,每一部成品后的作品都别具特色。书中在每处作品后面都标注了从设计到建筑的时间,许多作品跨越了几年甚至十几年,在经年累月的磨合中,一点一点地让建筑体焕发出了光茫。
安藤忠雄自学成才,在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领域里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现在是亚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五的建筑大师。他做过木工,也做过拳击手,跨越巨大的职业转变要得益于他强大的意志力,许多人就算曾有过这样的梦想,但也只是梦想而已,并未真正地放开手脚去做一番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安藤忠雄决定成为建筑师后,他把赚来的钱都用来旅行,参观当地的建筑,做了思想上和审美上的准备和积累,这让他在以后的建筑设计中能够坚定的坚持自我。
因为特殊的入行从业经历,对职业理想安藤忠雄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他说,“以职业为武器,去抗争,去争取自由”。如果能在某项职业范畴里获得更深的修养与专业素养,其实是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自由。这种自由能获得更宽泛的选择余地,也有选择的资本与勇气。身处职场中的每个人,都有一样武器,那就是职业,如果放弃职业追求,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放弃了选择自由的权力。
在接受Lens采访时,安藤忠雄不止一次强调,他希望年轻人要注重对自己的锻造,注意学习,而不要一味迷恋大公司。从立志要当建筑师开始,安藤忠雄就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单打独斗。
安藤忠雄在年轻时确立的职业方向,最终走向了职业的成功,也获得了一定程度上“自由”,这看似轻描淡写、一帆风顺,但安藤忠雄却说“我的一生充满了挫折,好在挫折是一件好事,让你去思考很多东西,除了怎样去成功”。外人只看到了别人的成功,或者不自觉地夸大了别人的成功,却不一定看到成功背后的波折与挫败。我们只关注到了那些光鲜的外在或事实,却忽略了走向光鲜的艰辛与坚持。
“比如对那些在别人看来没有任何意义的事,你却拼命地朝着目标奋勇前行,这种态度宝贵且美丽。”不知多少人能拥有这种宝贵且美丽的态度,多少人还在朝着目标前行,不管怎样,只要坚持,只要前行,都是一件幸福且从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