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丢掉对书籍的敬畏之心
我们经常听到,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可以修身养性,可以获得知识,能够塑造价值观。
总之读书就是一万个好,书里藏着珍宝,这就容易让你对书本产生敬畏感,让你觉得,我如果不逐字逐句地读完,就对不起读书这件事。
但请你思考一下,书是怎么来的?
每一本书都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写出来的,既然作者在某个社会大背景中,那他一定受这个社会整体背景知识的局限。
同时,每一位出书的作者水平参差不齐,不是只要印在纸上的东西就有价值,市面上有大量的书,其实没有他们包装出来的那么有价值。
如果你觉得一本书死活看不进去,死活看不懂,不一定是你的问题,也有可能是作者能力的问题,也有可能是翻译的问题。
有的作者就是凑字数,把一堆材料修修改改编著成一本书,就一个事情翻来覆去地说,故意营造一种重要感。
当然也有可能是自己知识储存不够的问题。
就前面第一种诸多原因都有可能造成你没有耐心,读不下去,这很正常。
出版业发展了这么多年,早就有自己的一套规则,其中很多原因都会导致文字信息过于冗余,明明一篇文章就能说清楚的事,就是要说几百页。
根据经验,一本非虚构类的畅销书,有可能80%的内容都是在堆积材料,20%的内容是作者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这其中,可能只有1%的内容对你有所启发,不过话说回来,你能有这1%的收获就已经赚了。
想着一本书的重要性没那么高,你就不用过于敬畏它,而是应该用很轻松的心态,就像和长者聊天那样,听他怎么说就好。
好的内容我们收下,把他变成自己成长的养料;不好的内容果断扔掉,不用对着一本书死磕。
所以说,丢掉对书本的敬畏感是提升阅读速度的一个关键。
2、大部分书你都可以快速阅读
多人都在抱怨自己读书慢,通常看上二三十页要一天的时间。
其实我想说的是,慢不是问题,有的书就是要慢,有的部分也需要你慢下来。
慢说明你在线性地读,这其中可能伴随着思考和顿悟,慢慢地读没什么问题,但是快不了就是个问题。
有的书品相不错,封面的视觉设计很棒,结果买回来一看,感觉里面用300页说了一堆正确的废话,这样的书,你就要毫不犹豫地速读。
还有一些老的经典书,名气非常大,写得也好,但是作者讨论的问题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再比如一些概念前些年提出来可能会很牛,但是现在提出来明显就已经过时了。
所以,对于一些可能名气大,但由于各种原因,营养有限或现实意义不大的书,你可以简单看看,但没必要花太多时间去精读。
3、快速阅读的有效方法
知道了快速阅读的原理,你也就知道,其实快速阅读的方法主要是用来去读非虚构作品的,像小说这样的虚构类作品,更适合线性阅读。
快速阅读的的关键,是在拿到书籍的时候,通过看目录、每个章节的名称、一级标题、二级标题和每个部分的第一句话进行快速浏览。
这样就帮你建立了一个地图,能降低你理解这本书的难度。还能激发出你的问题和好奇心。
为什么有的人读书想睡觉,甚至读不进去呢?因为还没有搞清自己为什么读,也不知道前方有什么,所以在读的过程中容易走神。
你需要一个快速浏览的过程来激发出自己的问题和好奇心,带着问题和好奇心去书里找答案,那当然就是不同的效率了。
就像给你一本新华字典,你能读完吗?但是让你查一个字,你总是可以很快就找到。
带着问题和目的去书里找答案,你会觉的看一本很厚的书也没那么难。
一本书最大的价值往往就是提出了一个好问题。
有了这个问题,那这本书里的内容就成了你了解这个问题的一部分资料,你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去找更加全面的答案。
就像我们今天的拆书稿,前面是不是提了一串的问题,让大家有个好奇心,想要继续往下读,想要去了解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对吧?
那么我们读书的时候,先看一下这本书的大纲,有没有你想特别了解的一个点?带着这个问题去读书。
读一本书,最有效的方式是读三遍。用一句话总结就是:读书读三遍,从大往小看。
第一遍看看主题和口碑,确定自己是不是要花时间在上面。这是从一本书的价值角度来看,视野要放大,离书的距离要远一些。
第二遍,用快进的方式整体浏览一遍,看看作者是如何设置这本书的结构的,脉络是什么,哪里是铺垫,哪里是重点。这是从内部的整体结构来看,走的就离书近了一些。
第三遍挑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反复看,仔细琢磨,最后输出成自己的东西,这就是进入书中,从小处着手来阅读。
听起来是要读三遍,好像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其实这样会大大提高你的阅读效率。
每一本书,你能收获一个顿悟,能收获到一个落地方案,那已经很赚了。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有的时候不是看谁的速度更快,而是谁读的效率更高。
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你能重新看待阅读这件事情,从此以后,你不再是书籍的粉丝。书本,只是你成长过程中的一群助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