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期报纸最值得一读的是三版朱邦国教授的《首先要解决一个“要”字》。文章开头写道:要我学和我要学是不同的。要我学,学者处在被动的地位上,不管压力有多大,学者都很难进入真正的角色而充分调动起自己一切的潜力。充其量完成任务而已。我要学则完全不同了。我要学完全是站在主动的地位上,那压力完全等同于一种内驱力。我们在日常学习时一定要记住是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这样才能学好。
朱邦国老师是我大学写作老师,当年,我们交流就比较随便一点。他是以作家之名调入淮阴师专的,后来评职称不看创作看论文,他开始进行论文写作,以论文和研究专著而评上教授,真是不易。我在约稿时对朱老师说,看到您出的《红楼梦人物对话艺术》一书了,收获不小。朱老师:不提了,这本书1991年就写好了,迟迟不得面世,后来稍有积蓄,才咬牙付梓。其中书稿已零售几篇,如《红楼梦人物心理探微》发表于《红楼梦学刊》1994年第2辑,又为《中国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研究》1994年第六期转载。此稿之发,大费周折,不是邓庆佑、冯其庸先生的支持,恐永无出头之日矣!由此看来,教授出书也不容易。
朱老师在写作课讲过,自己小学读的淮阴市老坝口小学,有一位语文老师叫戴毅恒,是一位很好的老师,引导学生很有办法,在她的引导下,我这位顽劣不化的学生开始读巴金的书、高尔基的书,被巴金和高尔基的书所感化,不仅在其他方面变好了,而且一下子爱上了作文,并下决心成为作家。小学毕业时,朱老师的家长力主他去学徒,不愿意让他去读书了,他想尽一切办法终于读了初中。1956年春,初三的他在《少年文艺》上发表自己的处女作《体卫部长》,得到八块钱的稿费,那可是一个人一个月生活费还有余啊。当年秋,他考入了淮阴中学读高中,后考入大学,成为大学教授。朱老师为了感谢戴老师,又在《少年文艺》上发表了小说《怀念》。由此看来,一个好老师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有多大,主动学习非常重要。
本期报纸一版只能说是常规操作,没有什么突出之处。头条二条楚牛写的两篇新闻是我用笔名发表的。其他作者都是实名。三版李倩老师的《泰国纪行(五)》,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泰国尊师重教的风俗。《<二十世纪中国语文教育发展研究>引起关注》一文是当时在浙江大学读博的中文系刘正伟主持的课题,很多专家给予高度评价。刘正伟后来调入浙江大学并成为博士生导师。我把本文截图发给他,他告诉我一个消息:该文作者李成明后来做了东南大学研究生院的招生办主任。一四版报缝刊登省校报研究会举办新闻竞赛活动通知,杯赛用“南北通”命名,也是为全省高校校报谋一点福利。
我编的第21期报纸,时间定格在1998年3月25日,1998年第2期,总1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