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这种无所谓的态度,不光让孩子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也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
孩子也是这样的,总是被拒绝,他就没办法再玩了,这一天他的玩耍状态都会受到影响,到了第二天,他就更不想上幼儿园了。这样,他在幼儿园会一直没办法真正适应。
所以,父母一定要在心理上重视这个问题,尽量不让孩子迟到。事实上,我们在幼儿园阶段是非常注意这个问题的,反而上了小学以后,开始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在这个调整的过程中,迟到的次数反而多了。
所以,改变孩子迟到的问题,首先父母心理上要重视,在孩子还没有能力自己管理自己的时候,帮助他养成好的习惯。
如果我们已经更重视了,可是孩子就是磨蹭,就是经常迟到,该怎么办呢?
那么,孩子迟到,背后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呢?为什么你一直批评他,不让他迟到,可他还是一直磨蹭呢?迟到满足了他什么样的心理需要呢?只有真正看见背后的需要,才能从根上解决问题。
一般来说,孩子早上磨蹭迟到,有几种不同的心理需要:
一种是求陪伴。
一种是孩子在求关注。
一种是孩子在被动反抗。
一种是孩子遇到了挫折,他可能有点害怕不敢去面对。
爱才能让一个人真正改变,批判只会让行为一直持续。如果我们只是想要对方改变,而不是去自我改变的话,家里的矛盾是不会停止的。当然,并不是说我们要爱孩子,就要委屈自己,而是在爱的基础上,看见并满足双方的需求。
第41课作业:
1、练习使用第三法,特别注意表达和聆听的转换。复盘一下你运用的过程。
反复听课,让自己成长吧。
真正的第三法是我表达我的需求,我也愿意倾听你的需求,我们一起看看怎么满足我们双方的需求。
2、在运用P.E.T.的过程中,你能区分什么时候聆听、表达,什么时候该给建议吗?说一个你运用的例子吧!
有情绪的时候去倾听,在无情绪的时候去给出建议。或者是孩子需要帮助是,给出建议,这样一起解决问题,孩子会很开心。其实,说白了,也就是陪伴孩子,倾听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