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衡:
也许你已早起,沉浸在考研试题里;也许,你默默又下回简书,正在远远观望着我们。昨晚迷迷糊糊的,睡睡醒醒,醒醒睡睡,一夜辗转难眠,头疼的厉害,但还是忍不住来絮叨答应了你的最后一篇。
谁也没想到,一语成谶,只是,这一天来的竟然那么快,也许,是时候该结束深夜迟迟不肯睡的习惯了。
温衡,温衡,言希的阿衡。当monotony改名为温衡的时候,《十年一品温如言》的情景不断浮现,有些讶异——茫茫网络世界,抱着一丝“我们是同类”的欣喜,果断的接受了你的好友请求。人就是那么奇怪,遇见相似的人,恨不得早点出现在对方的世界里。当大家还在讨论言希与阿衡的时候,我已经又翻开了这本书,尽管已经看了三四遍了。在深夜里写下《你装饰了我的窗》,评论区哗然,可没有人懂得“诗”里的故事,除了温衡,除了叫温衡的monotony。
很难想象,两个性格完全相反的女孩子是怎么聊的那么投缘的。从小说到歌曲,从衣品到人品,有欣赏,亦有吐槽,当然,吐槽大于欣赏。也许就像你说的,我们一开始就没有分歧,很亲切,这大概和你名字里的“善”一样吧,我们都在小心翼翼的用自己的善去交换信任。
很抱歉,你托付给我的专题“往涂炭岁月去”,我没有打理好,没有去收稿,也没有让它发扬光大,它就像一件旧了的玩具,却也安静的躺在我的世界里,难得空闲,才宠幸一下。也许,这里,就像我们很早就聊到的,并不属于我们。
太多的变数无法预料,就像我们曾预谋逃离一样,而我,总是懦弱的那个,羡慕你的雷厉风行,羡慕你的处事果断。近段时间发生的种种,我想清净清净,害怕打扰到你,心里有些话,永远埋在心底了。但这一次,我想让那句“愿世界化为沧海,愿你我归于初见”的后半句成为现实,但,归于初见时,我会选择绕道离开,不再相遇那些人,不再发生有交集的故事。
我们都像丢了糖的孩子,想哭却没有撒娇的权力,想回头找回来却迷了路,一个人在角落慢慢舔舐,等发现新的事物时,同样的会惊喜。
还记得,我给师父写诗时,许诺最后一篇文章会送给你,我做到了,以后,简书大概就真的这样了。文字最容易被洞察内心,敏感的人最害怕被人看穿,最后的记忆,就辄于此吧。
跨年夜,草草的对你说了声新年快乐,还在熬夜复习的你竟很快的抽空回了我消息,还是很满足了,虽不长联系,虽安静的躺在彼此的朋友列表里,偶尔想起聊两句,像好久不见的老友,挺好,挺好。
絮絮叨叨又是一大段,脑壳还是有点疼,就此搁笔了,愿有一天,我们在某个地方,再相遇,祝安好!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