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一个温暖的名字,让人们漂泊的心得到了依靠。但是,这个宝贵的“家”却像一条条打造华丽的锁链,捆缚着“家”里的每一个人,而所有人却都冷漠地注视着对方,计算着自己的利益!
当我看完了《家》,我惊奇地发现它就这么被看完了,在书中有点激动,看完后,心已无力再去回味,只剩下那一幕幕景象飞逝过我的脑海。
开头“那些公馆的秘密依旧不让人知道”我感到它已在预示,下面的故事将是一场对旧社会的抗争和对新生活的争取,令我振奋了――不愧是巴金爷爷的大家手笔。
或许是他从小对封建大家庭的腐朽的感受和旧礼教对青年的戕害,并在与下层劳动者的接触中了解到他们的不幸命运,《家》尤为深入人心,甚至让我感受到现在社会潜在的不安分的暗流。
从一开始琴对旧社会女子的封建礼教的挑战,到喜儿、梅姐被迫嫁人后成为寡妇的悲惨命运,再到淑贞的小脚,鸣凤、瑞钰的死……
或许,没有觉慧、琴和觉民就不能在一起,高老太爷早在法师作法那天辞世,觉新不会开始有觉悟,那个家或者还会根深蒂固地腐败下去,小人得志,闻者伤心。
《家》以娴熟的艺术手段,把众多人物组织在一个宏大的艺术结构中,通过他们的矛盾纠葛,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个性特征和各自的命运。这些人物都写得个性鲜明,富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现实包容。小说着重刻画了觉新这个封建大家庭和旧礼教毒害下的悲剧典型。他虽接受过“五四”新思潮的激荡,但处于“长房长孙”的地位,深受封建理教纲常特别是“孝”道的熏染,铸成了他的怯懦顺从性格;他既同情支持弟妹们反封建的抗争,又屈于封建势力的压力,自觉地维系着封建统治的权威。在专制和压迫面前,他只能选择“作揖主义”哲学,妥协屈从,成为时代的落伍者。他的一生陷入极度的矛盾痛苦之中,大大加强了这个人物的悲剧力量。作者对他充满同情,但同情又有批判。受过时代新思潮洗礼而又背负沉重的历史重担,既不满于黑暗的旧制度又逆来顺受的高家房长孙觉新,在中国社会新旧交替和转型时期,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它
《家》在构思艺术上围绕着封建大家庭分崩离析的过程,作品始终以觉慧和鸣凤的恋爱以及觉新瑞珏、梅芬之间的纠葛为情节发展主线,将各种事件,生活场景,以及封建家族的风尚习俗、人情世故等等,巧妙地穿插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展开了充分的描绘,构成异彩纷呈的艺术世界,显示了作者的卓越才华。
他给我们展示了一幅五四以一般青年反抗封建势力,反抗吃人礼教的图画。这是一幅充满着血与泪,爱与恨,欢乐与受苦,有形与无形的斗争的图画。……在这里,旧势力在灭亡,然而它还在挣扎,更猛烈地挣扎;新势力在萌芽,然而它还在受苦,更惨烈地受苦。不过旧势力是一定要灭亡的,而新势力,也正有着更好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