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对咳嗽的不同解释。
西医学将咳嗽定义为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从字句上人们不难看出,这是一个有益的动作,然而,稍有经验的人都会知道,剧烈长期咳嗽对人体是有害的。
中医学认为,“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见于《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其引发的原因是外邪犯肺,或至脏腑内伤,累及于肺所致。治疗的重点也在于养脾润肺。
中西医对感冒引起的咳嗽的治疗侧重点不同。
春季里,除去冷空气刺激引起的咳嗽,以及过敏性咳嗽,小孩咳嗽大部分是上呼吸道感染而引发的。其轻重程度分别为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以及肺炎。
西医治疗咳嗽分为祛痰和镇咳。对于小孩而言,如果咳嗽中带有痰,应建议以祛痰为主,镇咳为辅。这是因为,西药当中的镇咳药品, 如果是中枢性镇咳药,(含右美沙芬、可待因、吗啡)长时间服用有一定的成瘾性;而通过抑制咳嗽反射来镇咳的药,它虽无让孩子引发成瘾性的的药性,但是它的止咳作用却不大(有莫吉司坦、那可丁)。
祛痰的药品,主要功能是使痰液稀释,容易咳出。家长如果是自行购买儿童止咳药的话,注意查看成分表以及功能介绍,选取以祛痰的功效为主要。若需要镇咳类药品,最好能先咨询医院医师,再做决定。
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有很大的不同。西医是结果类治疗。也就是说,不管先前是什么原因,只要出现了咳有声、且有痰的结果,就可以针对这个情况给药,针对性治疗。而中医是原因类治疗,它侧重于通过对不同的病因,分门别类地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
中医将咳嗽分为四类,分别是热咳、寒咳、伤风咳嗽和内伤咳嗽。而发育良好的小孩多见于风热咳嗽、风寒咳嗽以及伤风咳嗽。
(一)风寒咳嗽是人体受了风寒而肺部受寒、肺气失宣所致。表现为:咳嗽频繁,咽喉痒、咳嗽声音重,或咳嗽痰多色白质稀;鼻流清涕,或恶寒无汗,发热头痛,舌淡红,苔薄白。
风寒咳嗽治疗在于疏散风寒,宣肺止咳。常用药麻黄、荆芥祛风散寒宣肺;杏仁、前胡、桔梗、橘皮、百部等宣肺降气、化痰止咳。风寒咳嗽早期,忌用收敛镇咳药,若误用可导致肺气郁遏,外邪不能外达,反而造成慢性咳嗽,日久难愈。
可用药膳调理:
(1)姜葱粥生姜、葱白各20克,粳米150克。入米煮粥,待熟时加生姜、葱白,稍煮即可,趁热食用,具有发散风寒解表的功效。
(2)姜糖水生姜20克,红糖20克,加水200毫升,煮开后趁热频服,或加食热粥,具有祛风散寒温中的作用。
治疗期间,饮食不宜肥甘滋腻,也不宜食生冷之品,以免阻碍脾胃运化功能,助生痰湿,加重咳嗽。
(二)风热咳嗽是人体受了风热,有的是本身体热火盛,有的是受了风热外邪,造成肺失清肃所引起的。表现为:咳嗽,无痰,或有痰色黄稠,不易咳出,咽干疼痛,口渴,常伴有发热、汗出,头痛、舌红、苔薄黄。
风热咳嗽治疗在于: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常用药桑叶、菊花、薄荷、连翘疏风清热;前胡、牛蒡子、杏仁、桔梗、贝母、枇杷叶清宣肺气,化痰止咳。风热咳嗽早期,同样不适合使用收敛镇咳药,以免造成慢性咳嗽。
可用药膳调理:
(1)芦根粥:鲜芦根150克,竹茹15克,生姜3克,粳米50克。先煎鲜芦根和竹茹取汁,粳米煮粥,待熟时加生姜,稍煮即可,具有清热化痰、生津的功效。
(2)鱼腥草凉拌生食:新鲜的鱼腥草100~200克,加入调料凉拌后食用,有清热解毒、化痰的功效。
(3)茶饮方:用金银花泡水,金银花可用至30~90克煎水代茶频饮。能清热解毒,凡属肺热咳嗽,包括风热型感冒咳嗽、大叶性肺炎咳嗽、肺脓疡咳嗽者,均适宜用。
(4)可根据季节选食梨、罗汗果、枇杷、无花果、荸荠等水果,可以清肺热、化痰止咳。
治疗期间,饮食宜清淡为主,不宜嗜食辛辣肥甘滋腻,以免助热生火,加重咳嗽。
(三)伤风咳嗽是由病毒引起的伤风感冒的后期症状。头痛,眼眶痛,自汗恶风,鼻塞涕流,痰结肺管,咳嗽不已。此症需综合治疗,非一言两语可释清,故建议当去医院咨询医师。
不论是何种病症,在治愈后,都应加强身体营养和身体锻炼,不至于病势缠绵,易伤易感。
原文阅读:春季咳嗽,中西医治疗要分门别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