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省:今年过了年以来这么长时间,因为老大的问题,我整日焦头烂额,天天想着怎么引导好老大,让他出去正常社交和上学,通过学习老大的问题在一步步清晰,我不在那么焦虑了。
现在老二成了我最大的焦虑源,看到他做事拖拉磨蹭,跟老师同学相处困难,我是心急如焚,不知道他是怎么了,今天了看了一篇文章,跟我和老二的情况相似,从这篇文章中我了解到,孩子学习做事拖延磨蹭,往往有两个常见的心里因素。
首先,是反抗父母的控制。
生活中,家长对孩子控制太严格,孩子会本能反抗。
只是他知道,自己能力不够,不敢明着抗争,所以只好用磨蹭这种方式来表达不满。
作为成年人,面对做不好,做得慢的孩子,家长容易变得急躁,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带着负面情绪指导孩子,应该怎样,不该怎样。
在亲子关系中,孩子处于弱势被动的地位。当他去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时,就会本能的磨蹭。
另外,家长的这种教育方式,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
孩子会觉得,反正父母到点了会催我,那我就不用主动想着了。反正父母会告诉我怎么做,我就等着他们告诉好了。
长此以往,更加缺乏行动的积极性。
其次,孩子寻求独立自主。
随着独立意识的萌发,和自主意识的增强,孩子会跟父母争夺主导权。
如果父母不允许孩子做主,孩子就会用拖拉磨蹭等方式来消极对抗。就像我家就是,我一催他写作业,他就躺平摆烂,看到他半死不活的样子,我就会更加生气,也不知道自己崩溃多少次了,心里是满满的无力感。
了解了这一切,以前孩子出现的种种行为就了然于心了。
这种情况,孩子低年级的时候还好,一旦到了高年级后,事物增加就需要孩子高效的行动力来应对。这时候,他的拖拉磨蹭,就把我跟他拉进了一个恶性循环当中。
最终,就形成了“我越急,他越慢,我越催,他越拖”的局面。
下篇接后续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