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所遇到的不快、愤怒和不自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己的边界被触犯或者说被他人侵入了我们的边界。
什么叫边界?边界就是自我对事件的情绪、感觉。就像国与国之间有领土边界一样,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有边界的,如果边界被侵犯了,很容导致各种冲突。
那么我们如何知道自己的边界呢?我们要收起对情绪的偏见,要去接纳、关注自己的情绪,在人际交往中有情绪是很正常的事情,它不是妖魔鬼怪,我们对情绪不要敬而远之、视而不见,当自己的情绪来临时,要多问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绪”,在适当的时机,情绪自然会向我们发出信息,告诉我们到底是什么原因。在《边界意识》一书里,作者给我们介绍了一种很好的找到自己的边界的办法——记情绪日记:
现在我们知道了自己的界线,我们该如何向他人申明自己的界线,以避免他人触碰、侵入我们的边界呢?
我们需要表达出来,不能隐忍,而且我们不能期待别人会猜出我们的界线,别人也没有义务来猜测我们的界线,所以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沟通观念,不要憋着不说也不行动,也不要不说但是用行动表达自己的不满,前者是被动式沟通,会委屈自己,给自己压力,然后到一定程度后爆发出来,后者是攻击式被动沟通,使双方都不愉快,两者都最终会对人际关系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需要从改变自己的沟通习惯开始,使用“我......”的肯定沟通式的句式说出来,着重点在自己,申明自己的立场和界线,如果刚开始不习惯的话,我们可以先把自己要讲的话写下来。
既然要讲出来,我们就必须讲清楚,类似于“你不听话”、“你很烦”之类的模糊的表达会让对方不知道在哪个方面不对,即使对方确实不对,但是你的感觉跟对方所做的事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一定要讲清楚是因为对方做的哪些事情让我们感觉到边界受到了侵犯,越详细越好,这里有一个公式:演>说>写,就是说能够给对方演示是怎么做的就不要用说的方式,能用说的方式就不要用写的方式,使用对方能够直接感受的方式更好;同时,我们也要把握好讲的时机,不要当下就说,要想清楚自己要说些什么,时间也不要隔得太长,太长了对方容易忘记是什么事情给你带来了情绪。
一般来说,告诉对方什么是对的要比什么是错的更容易被接受,同样也不要让对方去猜什么是对的,另外给出解决方案比单纯抱怨对方更好,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给对方示范怎样是对的。从习惯养成上来说,关注正确点更加利于习惯的养成,所以我们不要盯着对方做的不对的地方不放,要学会抓对放错,逐步的引导,一旦对方习惯了正确的方式,就不会侵入你的边界了。
再进一步,对方如果作对了,我们需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巩固对方的习惯,就像给自己的界线进行加固,要记住奖励要说到做到,这样对方才会有动力,相对于奖励之类来说感谢是最有效的方式。我们该怎样去鼓励呢?在鼓励时要及时,要针对事情,表明对方做的什么事给你带来了什么样好的感觉。我们不求对方完美做到,只要对方在进步之中就行,所谓的进步之中意思是对方的行为给我们带来了越来越好的感受或者说侵犯边界的行为在逐步减少。
以上是如何找到自己的界线以及怎么向他人申明自己的界线。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愿意别人侵入我们的边界,同样要注意不要侵入别人的边界,人际交往应该是相互的,那么,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该如何做到不侵入别人的边界呢?要牢记三点:
1、要明白他人也是有界线的;
2、要问问自己这件事是否影响到自己,如果没有,但是你还是有情绪的话,很大程度上会是你侵入了他人的界线,这样的话我们就需要:
3、把界线还给别人。
具体该怎么做呢?
1、想象双方脚下都有一个圈圈,这个圈圈就是各自的界线;
2、判断这个事件是属于哪个圈圈里的,如果不确定的话,把想讲的话写下来或者问问他人;
3、待在自己的圈圈里面;在这里可以用到“我......”的句式。
上面讲到如何不侵犯他人的边界,那么如果自己的边界被他人侵犯了,我们该怎么办呢?首先,当然要重申自己的边界,同时,也要有策略的进行应对:
1、分离界线,用情绪画界;
2、反孤立,结交新朋友,多与他人互动;
3、反打压,不要把自己拉到与对方同样的层次。一个技巧就是可以利用幽默感,跟自己开玩笑,消弭对方的侵界言行;
4、反乡愿,所谓“乡愿”是貌似忠厚的或者说装可怜的,这个时候该讲出来,讲清楚自己的原则。分离孤立或装可怜也是有效的方法;
5、反排序,视情况给予胡萝卜或大棒。
总的来说,边界意识就是:
1、明白自己的边界,也清楚对方的边界;
2、把边界讲出来,讲清楚;
3、多鼓励正确的边界行为;
4、不小心侵入了对方的边界,要及时把边界还给对方;
5、如果自己的边界被他人侵犯了,要申明自己的边界,有策略的采取措施应对对方的侵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