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波莱在《垃圾车法则》中说:许多人就像垃圾车,他们装满了垃圾四处奔走,充满懊恼、愤怒、失望的情绪,随着垃圾越堆越高,他们就需要找地儿倾倒,如果你给他们机会,他们就会把垃圾一股脑儿倾倒在你身上。所以,有人想要这么做的时候,千万不要收下。只要微笑,挥挥手,祝他们好运,然后,继续走你的路,相信我,这样做你会更快乐。
其实谁没有过年轻气盛,不知天高地厚的时候,一言不合就和人吵上一架,根本不关心自己的处境是否危险,先过了嘴瘾,维护了面子再说。
有一次和老公在地铁上,当时人很多很挤,我被背后的一个男的性骚扰,我回头怒瞪着他,骂:“你有毛病啊?”,他脸上的笑像精神分裂症人似的,有些意识不清,又特别嚣张不知收敛,那副尊容至今想起还有些渗人。老公赶紧拉着我下车,说这样的人看着精神不太正常,我们吃亏了可能也没地方说理去。我一路上还埋怨他的懦弱逃避。
还有一次很累,在公交车上坐了自己旁边的位置,一个东北高大男子骂骂咧咧,说我抢了他的位置,我不肯让,他扬言要揍我,售票员劝我少说一句,我忍下来了。当时心里还抱怨售票员欺软怕硬不敢得罪那个男的。现在想来那个售票员是在保护我这个独身在外尚不够成熟的女孩子,真的被打了一顿也就只有挨揍的份了。
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垃圾人这个概念,也不懂垃圾人定律。这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事件,垃圾人也越来越被关注,最近一次,就是云南丽江女游客被殴打致毁容事件,看着女游客被啤酒瓶划伤的脸,触目惊心。即便这些害人的无良青年被社会舆论道德谴责,被法律制裁,也换不回女孩如花样貌,她这一生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被垃圾人毁了。
媒体一再的告知教育我们遇到垃圾人的时候,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忍一时,退一步无伤大雅。有些时候不是我们亲眼所见,亲身经历,我们不能理解一个人怎么会瞬间爆发出那么大的脾气。
上个周末我在地铁站,看到一个男子和一对年轻夫妻因为口角动起手来,人流拥挤男子踩到了女人的脚,女子出口一顿国骂,男子不肯罢休上前动手打女人,女人的丈夫加入混战,男子绕开他们俩踢他们旁边放着的婴儿车,车上的孩子看起来还没有半岁,地铁站的工作人员迅速赶过来调停,我随着电梯的人流离开,不知道这件事情的结局,应该是没有恶性事件发生。但这件事却让我想到北京那个年轻的妈妈,因为和两个人发生口角,孩子被摔死,情景其实挺类似的。
生活中的垃圾人无处不在,有些时候即便是一个正常人,也会在某个时刻充满了负面垃圾,我们也要避开,免受伤害。像垃圾人一样:充满了沮丧、愤怒、嫉妒、算计、仇恨,充满了傲慢与偏见、贪心不满足、抱怨、比较,充满了见不得人好、愚昧、无知、烦恼、报复、和充满了失望。几年前我和一个同事发生的争执让我记忆至今,她因为和领导发生矛盾马上要离职了,情绪不好,而我那时候尚不懂趋利避害,因为工作的事情和她确认一个细节,她态度激烈,大骂了我一顿,我异常郁闷,我的老领导当是一边安慰我,一边批评我,工作认真固然好,还要讲求方式方法:“你明知道她和公司有矛盾,要离职,情绪不好,这几天你就应该避开这个人。你自己去和她确认工作,不是撞在枪口上吗?她不拿你撒气,怎么发泄她的不满情绪?”
有篇文章《请不要打扰别人的幸福》,我很认可作者的观点。你富有你贫穷其实都和其他人关系不大,可是总是有人跑出来把一些很负面的价值观传导给你,也请远离那些伤害你幸福感的人。她的婚姻不好,她于是认为你的幸福都是伪装的,她总是尝试从你平淡温馨的生活中窥探到一些小瑕疵,进而放大给你看,得意的说:“看吧,你并没有你认为的那么幸福!你的老公不常送你礼物,你的婆媳关系不够亲密,你有那么多的小姑多难相处。你只有两个女儿,没有儿子......”
生活中的那些垃圾人除了以极端的、明显的、容易辨别的方式出现在你的周围外,还有那些总是推诿踢皮球的同事、那些满腹抱怨怀才不遇的同学、那些总是想占小便宜不思进取的亲戚、那些控制不住自己情绪,一把年龄动辄暴怒的老小孩。所有这些人,请你微笑着保持距离。
《林徽因传》中提到梁思成说:真正温和的人都有坚强的意志,他们心底有明确的目标、底线,只要不被触及他们始终是温和的。让我们做一个温和的有力量的人,远离垃圾人,屏蔽垃圾人,远离垃圾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