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结缘简书,
因为你我,都算性情中人,
都是曾沉溺于舞文弄墨的人。
知道简书有好久了。更多地,是把它作为一个类似日记本一样、记录琐碎思绪的地方。用于写,简书确实方便。
偶尔自己会写些小文字,常常敝帚自珍。以前,通常都是顺手就放到微信朋友圈里,看着点赞一个个地增加,心里满满的都是那小得意。
可随着时间的流逝,
想要回头再去看什么东西,可就难了。
就是自己,也时常不得不翻几十页,
才能找到几个月、甚至是几年前的东西。
微信的朋友圈,就像是一条时间长河、
一条信息的长河,它只管朝前奔着。
而简书,
恰恰易于编辑、易于保存,也易于整理。
简书,是为写作而生的;
微信,则更多地,
是一个广泛读阅读与交流的空间。
2
重拾简书,是因为我看到了认可与回应。
最近又写了一两篇东西,就索性先存在美篇跟简书里,然后再发到微信上。
也是机缘巧合,这时刚进了一个读写群。时值自己有一篇文章,刚入选了简书的两个专题。
于是,趁着新鲜出炉的热乎劲儿,也趁着一股子兴奋劲儿,就在1月24日腊八节那天晚上,我把自己的文章,丢进了群里:
“哈哈,入选简书散文随笔专栏了。各位,快去鼓励一个!”加上了一个调皮的吐舌头的表情,我的欢快欣雀跃洋溢而出。
“好美的文字!读着读着好像穿越到了古代似的!”
── 这话真要让我醉倒了。
听着有人直接给自己说出点赞的话,
真是过瘾啊!
立马我又丢过去另一篇文章:
“云儿,这篇看过没有?”
你不是喜欢看古的吗?
这里还有一篇古味儿更浓的呢!
^_^
── 看着没,
我有多自恋,我有多陶醉?
:-)
另一位朋友评价:“有点伤感。”
── 嗯,写的时候是有点伤感。
微信上,人们多是匆匆而过,能顺手点个赞就不错了,难得有几个耐下性子,认真写下几句评论。
自己写的东西,能有人读进去、能够即刻听到他人读后的感受,我欣喜异常。这些聊天记录,我当时就保存起来,珍藏了。
甚至,我还斗胆要求,
请她们立马去点赞,去评论
——“我现在可有新鲜劲呢!
眼巴巴地望着人家给我评论呢!”
我希望能一直看到这些评论,
回味这些评论。
哈,没有账号的,
竟然也特意抽时间去注册了点赞
:-)
虽然有的,
一时忘了再把评论复制过来。
那时候,
我真恨不得有双手,能穿过屏幕那头,
帮她们把评论给发送出去!
也不能要求太多,
人家可是上着班忙里偷闲呢!
所以,你知道,
对你的点赞、你的评论、你的关注,
我,有多期待?
3
此后,又隔三差五地,更新上一点东西;同时看着系统不时蹦出一个消息,提示着又有一个新的关注,新的粉丝,我都会欣喜地立马点开来查看。
但慢慢地,随着关注一天天地增多,也慢慢地平淡起来了,不再那么欣喜与雀跃了。粉丝超过一页之后,对新的关注不会那么太在意了。
当然,评论还是会看到,也一定会看的;
新的点赞的,一般也会点开对方头像看看。
最近的几篇文字,都是同时发送在了简书与美篇上。感觉美篇里的东西,有料的并不多,虽然看起来花花绿绿,让人眼花缭乱的。也许大家都是在自嗨吧?
但为什么自己的会关注越来越多呢?
也许,是因为我写出了自己的一点小感受,
也许,是因为发了个大家都感兴趣的东西?
也许,是因为大家都同样渴望着被关注?
简书里的关注也在同步增加着。
相对于美篇里的热闹喧嚣,
简书显得更沉稳一些。
美篇重于图,简书重于文;
美篇侧重于展示,简书偏重于思考。
或动或静,不论是什么样的平台,
都是展示自己的平台,
都是你我期待着,能有所回应的地方。
4
时间有限,精力有限。
对于新增的关注,我确实是不那么在意了,但这样,又觉得似乎对不住什么似的。
其实对于关注这件事本身,我是在乎的。
所以,就有了早上的这篇文字,
想对新关注我的朋友说点什么。
君何所见而来,又何所见而去?
不才尚未悟道,
见君既来,实不能无动于衷。
——你为什么会来?
来了,就请留下点痕迹。
来吧,别再让我猜,告诉我吧!
不要只是默默地关注了就走开:-)
留下二三字的评论,
在我心中,你就立马与众不同!
哪怕,只是因为有那么一点点的喜欢,
那就竖起大拇指,顺手点个赞就好啊:-)
你的举手之劳,会让心由远而近!
世界那么大,相逢总是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