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行为设计学
作者: 奇普·希思 (Chip Heath) / 丹·希思 (Dan Heath)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副标题: 掌控关键决策
原作名: Decisive
译者: 宝静雅
出版年: 2018-11-1
总评:
优点:一本比较实在的方法论书籍,条理也很清晰,归纳地非常好,尤其是每一章节后面的总结。感觉没时间细看的话可以直接看每章小结了。文中大量运用了案例,再得出结论,最后按流程化来解决问题。
缺点:案例过于冗长,后半部分的案例几乎都跳着看。有些都举三举四了,难怪书这么厚呀。
学习(书本大体内容):
先总括阻碍有效决策的四大思维陷阱:
思维陷阱 1:思维狭隘
思维陷阱 2:证实倾向
思维陷阱 3:短期情绪
思维陷阱 4:过度自信
然后提出决策流程的4步骤:WRAP
-面临选择 Widen your options(拓宽选择空间)
-分析选项 Reality-test your assumptions(把假设放到现实中检验)
-做出选择 Attain distance before deciding(在做出决策前,留出思考的距离)
-接受结果 Prepare to be wrong(做好出错的准备)
最后再分章节细述WRAP怎么实施:
1、拓宽选择空间【不要只做单一选择】【分析机会成本】【消失选项后能够怎么办】【多考虑1-2个选择即可】【预防心态和进取心态中交替】【兼顾二者,而非其一】 【竞争、标杆和最优方法分析】【类比】【寻找内部亮点】
2 、分析选项时,证实倾向促使你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把假设放到现实中检验
【魔鬼代言人】【反面问题】【学会提问:探究性还是开发性】【用假设法进行批判性思维】【寻找基本比率】
3、 做出选择时,短期情绪使自己做出错误判断,做出决策前应当留出思考距离
【坚持标准】【10mins-10months-10years方法】【避免曝光和损失厌恶效应】【转化为观察者】 【尊重核心重点】
4、 接受结果时,对未来过度自信,这时应当做好出错的准备
【事前析误】【事前预演】【安全系数】【真实工作预览】【设置止损点迫使选择】【讨价还价】【决策流程的公正性】
分享(思考):
1、抛开惯性思维(固化思维)
仔细回想,发现我们大部分在做的决定都是 是非题。
比如:我要不要去这家公司?我能放弃这个项目吗?我要去参加这个不喜欢的聚会吗?
换个思维方向,其实我们可以拓宽选择空间。比如:找工作与其纠结于这家公司到底要不要去 ,其实可以从挑中2-3家比较中意的公司来选择。作比较,哪一家公司更值得去。(书中也有提到不能有太多选择,不然真会选择综合症。。。)所以当我们脑中在做是与否的选择时,要立即警报响起。
2、犹豫不决时,分析机会成本
通常我会先考虑时间成本,越发觉得时间真的很宝贵。或许节约出来的短暂时间还能带来更大的效应。
比如:近的超市贵一点,远的超市便宜一点。为了节省时间,我还是会去贵一点的近超市。
3、不要让狭隘的思维限制自己。
当做某一项决定时,让当前的选项消失,是否有新的可能一样能解决问题?
脑筋多转下,多想出好点子来。平时加强自己的好奇心,多去探究各种各样的问题,搜寻各种信息,增大自己的知识面。让自己的思维开阔点,这样平时的积累在关键时刻,思绪/好点子才会如泉涌般喷出。
不过我感觉有的决定按这样的话好像是在逃避问题,哈哈哈。或许,逃避问题也就等于解决问题了。比如各种扣老板对员工某些事情上,总是会不了了之。先拖着,拖着拖着就过去了。
4、多项选择
尽可能给一件事情提供多种方案,以预防心态和进取心态结合起来。有时候我们因为各种情绪的原因,会一直聚焦在消极心态来做决定。其实,我们同样可以反过来,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还能有更多选择。书中举了一位妻子处理压力的各种办法,除了预防心态的减少压力方法 还能有增加幸福感的方法,一样能处理压力。
「当生活提供给我们“非此即彼”的选择时,我们应该勇敢地去探索是否存在一个“两者都选”的正确答案。」
5、万一陷入胡同,怎么寻找新的选择?
参考别人的成功经验,咨询解决过同样问题的人。借助外力,借助专业能人,也能刺激出新的选择出来。
类比法:向上爬梯子,很适合提升创意。找到问题的关键特征,然后转移到另一个更大范围区域更广的类似特征的事物上,从而获得突破性的进展。还能利用问题清单来刺激思路,创造出更多选择。
6、证实倾向
对这个概念最早是从张老师微博来的,后面还特意去百度查询。百度词条是:证实性偏见。
意思就是大都数情况,我们总是过于关注支持自己决策的信息,而不关注反面信息甚至若有人提出反面意见,你会立马觉得不管怎么样他就是错。
反面信息,我们还是要客观对待,这点学习到了。在正面对待问题的时候,我们还可以考虑相反情况。(如书中夫妻吵架,不要一直纠结于对方的缺点,更应该关注对方的好与爱)
7、试错
永远都不要光说不练假把式。先去尝试,碰到问题了再去解决去改善。允许自己小范围小成本的犯错(给自己设定一个止损点来预防更大的风险),不然就会一直幻想在自己设想的各种可能里。用行动说话,把错的选择一一划去,最后留下好的对自己有利的决定。
以上是前半部分内容对自己比较有影响的,后半部分类似于时间管理,情绪管理,重要不紧急,设定最后期限等比较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总的来说:这本书对自己思维方面有一定的指导性,改变了一些生活上的认知。但是理论终归理论,运用到实际中还是因人而异,没那么简单。看到网友评论这本书: 方法论很实在,学了那么多公式和概念,却不知道怎么决定是否分手。(哈哈哈,首先这就又是个是非题了,警报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