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期的《奇葩说》辩题【年轻人精致穷有没有错】。赛中语言激烈,抨击现实。我认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年代,精致是由内而外的气质散发。精致并非是你一身名牌坐在高端写字楼里一边喝咖啡一边工作,也不是你班后周末出入各种场所找寻消费的快感。因为有太多这样活着的人,独处时候尽享孤独。
30+,要多读书、多运动。读书使我快乐,运动使我年轻,学习使我进步。这个浮躁的社会,能真正静下心来做到知行合一,是真的不容易。于我造成障碍的是懒惰 拖延 矛盾 焦躁,正是这些诟病,督促我清醒,我很清楚能跨越这些障碍的出口只有一个,就是自律。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喜欢尼采 喜欢叔本华。虽然常在网上看到千万别看叔本华的书,那样会使你活不下去。我想,这么说不过就是因为叔本华是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如果内心不够强大,也许你就和他一样,真的认为这个世界没有任何意义。我不会,倒不是我的意志特别坚定,而是我会去思考,他和尼采的悲观从何而来,可以何而去。【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很难读,所以我最近在一遍又一遍的读。唯意志论,才有可能热爱生命向往自由。
30+,不需要鸡汤。曾奇峰在《巨婴国》的推荐序中写道【曾经以及现在,鸡汤文横行天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在幻想层面把别人的故事替换成自己的故事。用别人的成功,掩盖自己的失败。因为突出所谓正能量,使阅读者丧失对现实世界的整体感。忽略对之所以是现在这个状态的原因的思考,用虚幻的未来麻醉自己对当下的感受】。这段话是直击心灵告诉我,表面的鸡汤仅仅能让读的那一刻仿佛看见了光明,一觉之后依旧会沉入黑暗漩涡。儒家思想 圣人贤音 哲学之道 论语 等等,这些是我的鸡汤。尽管儒家思想在千年之后的今天,会有后人新思想的抨击和质疑,但是能沉淀下来的东西,是整个民族核心中的灵魂。我的孩子,我一定会让他从小学习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视孔子为偶像,而不是光知道易烊千玺。
30+,要具备抗风险的能力,从容应对。在这个知识付费的年代,花一些钱去学习 去感受 去融入 ,跟优秀的人在一起,自助助人,终身成长。年龄无法选择,生活的状态可以自己定义。
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