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半年来,经历了一次跨省搬家、一次小型手术,再加上为补偿这一切辛苦而进行的报复性消费,我的生活就开始出现了失衡的状态:一边是尚且凌乱的新家,一边是无处安放的囤积物品;一边是生怕错过一个亿的“买买买”,一边是付尾款时实实在在的“割肉感”……越是这样,内心越感觉焦虑烦躁,无所适从。
幸好,在偶然间读到一句话,来自岛国作家、杂物整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断舍离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这是一种以‘物品和自己的关系’为核心,取舍选择物品的技术。我们要做的思考方式并不是‘这东西还能使,所以要留下来’,而是‘我要用,所以它是很必要’。主语永远都是自己,而时间轴永远都是现在。”
即使不熟悉这个作家,我们也对“断舍离”这种说法不陌生。2019年,该词曾被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收录其中。其实,早在2009年,山下英子就在其著作《断舍离》中提出了这个概念,并以杂物管理咨询师的身份践行这样的生活方式。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内,她不断升级理论体系,并出版再版了一系列相关书籍,而几乎每一本书,都让人强烈地反思自己的生活,尤其是消费习惯,止不住产生“扔扔扔”的冲动。有人这么评价:“关于断舍离,只要能读懂书本里的东西,人就会自觉地行动,开始想收拾处理东西。这种学习知识后,自觉实践的情况我是头一次碰到。”
于是,这个6月,开始重读山下英子的一系列“断舍离”书籍。以前总觉得她的书并不像其提倡的生活方式那么简洁,架构凌乱、行文啰嗦。但这一次阅读,也许是再版书籍做了改进,抑或是我年龄渐长有了更多的心得体会,还是有不少收获。
何谓“断舍离”?
“断舍离”绝不等同于“扔东西”。从2009年到2020年,这个概念有了全方位的提升,在《舍:做减法的勇气》中提出:
“断”即“决断”的“断”。
“舍”即放弃“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
“离”即在反复的“断”“舍”的实践中升华到“自在”的境界。
山下英子认为,物品完全可以看作个人“思维的实体化”,断舍离即关系性质的再审视:乱糟糟的环境象征着思维的混乱,无法抑制的购物欲象征着饥渴的内心。占有物品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因为当你丢失了自己时,任何事物都无法满足你。“只有放手这些东西,才能解放自己、解放人生。当做到观念精神上的断舍离时,我们才能获得俯瞰式思维——高视点·宽视野·深洞察。”
“断舍离”的反面
什么样的人做不到这点,大抵有三种类型的人:
逃避现实,对于整理、收拾这类的事情总是找借口推迟进行,结果居住环境越来越糟糕,就更不愿意待在家中,陷入恶性循环;
执着过往,舍不得丢弃过去珍藏(或囤积)的物品,沉湎于过去的时光;
忧虑未来,我自己就是这种类型的,总是为不知何时才会发生的事情储存物资。当然,这三种人格经常会有所重叠。
很有意思的是,她也指出了一些社会的原因,例如,我们现在处于“事物随意渗入生活空间”的年代,长辈们总是教育我们不要随意丢弃,消费性社会总是想方设法研究如何让人买东西,居住空间的贫瘠等等,但我们自身还是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物品是通过购买或被赠予等“选择和判断”的途径进入自己家的。事情也可以称作抽象化的物品,也是自我意志促成的结果。
“断舍离”工作机制
很多人有跟我一样的误区,就是很喜欢买各种收纳用具,但实际上,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应该先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进行“物品的断舍离”和“观念的断舍离”。只有两者同步,家务清理工作顺利进行,思维方式也逐步更新,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最后,在物品数量减少到最适量时,再转移到“收纳”作业上。
所谓观念上的断舍离,在于摒弃一些妨碍整理的旧观念、旧思维。认识现状,停止自我否定,再描绘家的具体构想。
书中提到的第一要素,就是将所有物品全部展示在自己眼前(而不是藏在柜子里),从而充分掌握家里物品的现状。在我的经验中,搬家就是一次绝好的机会,因为只有这时候,我们才不得不判断哪些物品无法随身带走,也会意外地发现自己居然囤积了大量完全没有记忆的东西,比如快过期的化妆品、根本用不完的大容量护肤品……绝大多数人对自己处于物品过剩的环境里生活,基本上没有任何概念。
而物品上的断舍离就是行为层面的操作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拿出杂物,俯瞰——扔掉怎么看都是垃圾/废品的东西——以自我时间为判断基准,考虑自身与物品的“关联性”,再进行取舍。
在日常生活中,占据高比例的物品囤积往往不是当下我们觉得自己最喜欢、最必需的物品,而是“沉湎于过去,或是担忧于未来”的囤积物,比如用了十多年的、不能再用的眼镜,或者未来两年之内都不会用到的某个彩妆品,如果我们的金钱和时间都不指向当下,又怎么享受到当下的快乐呢,难怪越焦虑越空虚。
“断舍离”的收纳方法
在《断舍离》一书中介绍了许多具体实用的收纳方法,比如“三分法”、“7.5.1法”、“one touch法”等等,还有不同场景例如衣柜、厨房、书房的收拾方法。在此不做赘述。
系列书籍的推荐
山下英子的系列书籍有很多,个人比较推荐2019年再版的《断舍离》、《舍:做减法的勇气》、《家事断舍离》。毫无疑问,《断舍离》是系列书籍的理论基础,详细介绍了上文各部分的内容;《舍:做减法的勇气》进一步把断舍离的概念用到了人际生活、职场之中,其中,对于如何对现代社会中信息的“断舍离”有一些比较实用的观念和方法。
不过我觉得,获得意外收获最多的实际上是《家事断舍离》,这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分享了很多我平时没注意到的居家生活小技巧。
比如抄菜谱:刚刚我谈到列菜谱是不好的,其实主要是想说制定菜谱时人们往往没有考虑到“变化”的问题。因为,人的心情和周围的环境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着。
比如家务动线:“动作=精力”越是消耗得多,人就越感到麻烦。而且如果把本来当时要做的“动作”向后拖延,人就愈加感到头疼麻烦了。如果这个动作只需要花一点小精力,那一开始就花掉这点小精力来处理这个“小麻烦”。意思是说我们应该在“入口关卡处”就把所有可能产生的麻烦压缩到最小。
很多人都反映说,在“断舍离”之后,人与物的关系有了改善,我们自身的主体性变得更加突出,这样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不论是获得更加自由怡然的生活,日常行为更加决断,还是与周围人的关系得到改善,也许这样一步步努力,我们就能做到几千年前苏格拉底的那句箴言:“认识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