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悦读读书会已有大半年的时间了,除了参加过几次线下的课程,还没有跟随其打卡读过书,但一直潜伏在读书群里汲取着营养。这次年末,读书会搞起了朗诵大赛,这让我兴奋至极。朗诵是我一直都很喜欢的,必须报名!满怀期许与等待,终于我的朗诵作品在1月7日《有色有味》公众号发布,内心泛起波澜,很是激动。
说起朗诵,时间会马上倒退到10岁左右,那如花的年纪。倒退到一直萦绕于脑海的画面:严厉又让人倍感温暖的班主任正在指导我和兰的朗诵,因为是班级的领读,要求会更高些,我们一句一句的跟着班主任朗诵,纠正字音和语气,用上了满腔的热情。那声音回荡在教室里,多么美好!心理学上讲,记忆都是带有情绪的,有情绪才会记忆深刻。的确,这样的激情澎湃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更会倍加珍惜,深深烙印在心底的。可能,正是那个时候开始了对朗诵的喜爱,也正是那个画面深深的埋下了一颗朗诵的种子。 虽然时隔多年,但想起仍觉得是刚刚发生的事情,真想重新回到那美好的小学时光啊!
为了这次朗诵,自己付出了很多,但同时也收获了很多,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值得”!不知是否是上天的有意安排,让我无意间聆听到董卿朗诵的《心田上的百合花》,这篇林清玄的作品。以前就很喜欢林清玄的文字,今日被董卿朗诵后,更是喜欢,这便让我萌发了朗诵这篇作品的念头。于是,我找到了很多有关这篇作品的音频,我反复仔细聆听,看每个人对于这部作品的不同诠释与表达,学习他们如何把握情绪、重音、发声,以及语句间的间隔时间。为此我还特意报名了网络上关于语言表达的课程,深入地和专业的老师学习。这个过程虽然用去了很多的时间,但真的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知识,这是让一生受用的财富。一直以来,对于学习,我从不会计较学得太多,因为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前期的准备工作做了很久,真正到录制音频的时候,又遇到了很多问题。先是对背景音乐的选择,在众多音乐中选取适合的曲目,着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为平时写作的时候经常会伴随着一些优美的背景音乐,那样写起来就更有状态。所以,我先从平时经常听的音乐中选取,其中一首《That's enough》是一年来一直伴随我左右的曲子,也是我最中意的一曲。但总觉得可能还会有更适合的音乐。于是,就从音乐家入手,贝多芬、莫扎特、施特劳斯、肖邦,每位音乐家的作品都耐心倾听。这也是多年来真正认真地去了解音乐家本人及其作品。从音乐中我感受到了贝多芬的倔强坚毅,热情奔放、充满激情与力量,即使轻盈也会伴随着跳动的浪花;莫扎特的作品旋律优美,风格乐观明朗,轻松自在;施特劳斯堪称“圆舞曲之王”,欢快、柔美、旋律酣畅,生机盎然,太适合新年音乐会了;肖邦被誉为可以让每个音符都跳动起来的“钢琴诗人”,风格独特,有人这样形容他的音乐:有时象魔鬼般的神秘莫测,有时又象水妖般的令人销魂,却永远是心血温暖的。第三次选择则是按器乐分类来聆听。最先想到的是小提琴,因为小提琴曲轻柔、优美,很适合做背景音乐。之后考虑到文中的内容要迎合百合花的绽放,便想到了大提琴与管乐的协奏,深沉而赋予力量。最终,辗转一周,还是回到了最初的选择,一首优美且有力量的钢琴曲。无论怎样的百转千回,学到了这么多美好的事物是让我始料未及的,更让我心存感激!感激这一次的契机,也感激自己的努力。朗诵配乐,选取的不是最好的音乐,而是恰巧适合朗诵作品本身风格与内容的音乐。很庆幸的是,每当我读到作品的高潮时,音乐也会随之趋向高潮,可以说文字与音乐不谋而合。
其次,录制的过程经过了数次的反复,一个字音出错或是情绪没有体现出来,亦或是段落间隔过短,只要有一点的纰漏,我都要重新录制,不是太过完美主义,而是觉得做一件事,要么不做,做就做到让自己满意,交出去的作品才不致于让自己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