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究没能控制住心中的另一个自我熬过三个月的试用期,又忍不住夹着尾巴落败而逃了。转而一想,我还是多少有些进步的。毕竟能比上一次的一个多月坚持得更久一点的时间了,期望着下次能够坚持得更长的时间。我想:自己心中的另一个自我一定是吸血鬼的体质。吸收的经验和知识一旦不新鲜就食之无味了,便要千方百计的换一个对于我来说有新鲜血液的地方。每次找工作都会先设定一个预期目标,比如去什么类型的公司?公司规模的大小?我要进去学到什么东西?去验证某些构想?去解答心中的某些疑惑?一旦达到目标或者难以达到目标,我都会坚决而果断的放弃。所以我常常能在工作最艰苦的时候坚持下来;而在工作游刃有余时会突然放弃。我对于工作是要有自己的目标的,而不是公司期望你能达成的目标,是自己期望自己在进这家公司时所设定的目标。
过完年从家里出来刚到深圳的第一天,这家公司就给我发了一封面试邀请函。对于只发邀请函不电话通知且又不是我此次的目标公司时,我通常是懒得去理会的。一个月后又接到电话邀请我去面试,想着在家闲着没事干去见见也好。虽然公司在福永汽车站对面,但从我住的地方去公司并不好坐车,此时便增加了一分不愿跑的心思。让我感兴趣的是人事经理说,公司是自主研发销售的产研销一体。销售部在宝安,通过阿里巴巴等各大网络销售平台销货,同时华强北有自己的柜台。这样的公司比起那些OEM/ODM类型的公司来说是我更愿意去的,因为OEM的公司只要客户说改就必须改,而往往OEM方的人员并不懂设计和生产所以经常要求瞎搞。我并没有那些工程师的忍耐之心而跟着一同瞎搞,在能明确预知到风险和问题的前提下,我是拒绝继续工作下去的。如此工作这么多年,在以前的公司应该是有很多不喜欢我的人的。OEM方喜欢弄些鬼怪的东西,好让自己的产品与其他公司的比起来显得更有个性。我并不反对对产品赋予更多的个性,而是期望这些个性是建立在合理的加工和生产之上的。
看得出来这家公司主要是做蓝牙音响,对于蓝牙耳机并没有多少的经验。面试的结构主管拿着音响问我有什么建议,我并没有看出什么有瑕疵的地方。又拿了一个头戴式蓝牙耳机问我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我一眼就看出了问题。这又是我感兴趣的一点,我可以一边学习如何做蓝牙音响一边将更合适的蓝牙耳机制造工艺导入进来。估计是对我的回答比较满意,通过人事经理的面试又通过了结构主管的面试,最后叫我去总经理那里面试。我好奇的问:“怎么要面试这么多次?”人事经理说:“公司里是这样的组织结构,本来不缺结构工程师的,结构主管要转到做项目经理就没人画图了,所以空缺了一个结构工程师的职位。”见到总经理的第一眼就感叹:哇!好年轻小伙子啊!感觉不比我大几岁,如果不是鬓角的一髻白发真看不出来年纪。近来面试时遇到的老板越来越年轻,不知不觉感叹自己年老了。只是简单的问了我几句,就问我什么时候可以上班?我说再考虑下便回去了。傍晚的时候,人事经理询问我考虑得如何了?是否可以去那里上班?想着难得在附近再找到合适的工作了,不如先进去学学蓝牙音响的做法便答应了下来。
能够顺利的进到公司上班,还真是佩服自己越挫越勇的心态。第二天,9点上班前就早早的到了公司。前台叫我把身份证复印件交给他,我说:“现在谁还在外面复印身份证?都是报道时直接在公司里复印的。”我把身份证递给她,想着要是非要我去外面复印的话我就走了,懒得回来这里上班了。她不爽的说了几句,又问我学历证书带了没有?接过去又说了几遍怎么不复印好了拿来?唉,随她说去吧。出来这么多年,我还是第一次把学历证书拿出来用。复印完就叫我填入职表,填完入职表还发了一本公司规章的书叫我看。说是看完了还要考我,如果没有回答出来就要继续背。什么鬼玩意儿?我从来就不擅长速读速记,平时都是一个字一个字仔细的看书习惯。这本书给我要看两三天,并且看了前面忘了后面。前面几个不知道是什么职位的新员工来来回回被要求重看了几次才勉强通过。装模作样的看了两页,想着要是回答不出来再叫我继续看就跑路算了。这时,人事经理见到我说:“过来了?来跟我过来给你办入职。”我说:“前台叫我把书看完。”他说:“不用了,你自己拿着以后有空了再看。”昨天来面试的时候,前台也是叫我填表。人事经理过来见到我在填表就叫去先面试,突然感觉这人事经理还不错。拿了一堆这样那样的表叫我签字画押,想着这应该就是“卖身契”了吧?人事经理说:“是不是觉得很繁琐?”我说:“是啊,刚刚在前台弄的一堆东西都搞得我想走了。”他说:“这里是这样的,我们有专门的法务所以需要这些文件。”
办完了入职就被领到了座位上,昨天面试的项目经理给我安排工作。一款别人画的音响旧图需要修改,告诉了我一些更改要求。我觉得改的要求太多了,图纸画的步骤也是乱七八糟根本就不好改,还不如重新画的快。可是电脑上的软件是creo5.0,比我用的 proe5.0高了五个版本。现在画图都是用这么高的版本了吗?我画图从来都不喜欢用太高的版本,因为觉得太不稳定,时常画着的时候就闪退了。我问:“是不是一定要用creo5.0的版本画图?”另一个结构和项目都说,他们用的是creo。有些公司要求画图必须用指定的软件和版本,不准用其他的。我一上午的时间都在一边思考要不要继续在这里做?一边想着如何修改产品。尝试着用电脑上的软件改图,可是好多参数设置都不对。我找了半天也找不到是在哪里修改的?只得一边百度一边试着画图。越画越觉得心烦,于是问那个项目经理:“我能不能自己安装proe5.0了画图?”想着如果他说不行,我就不搞了,要求太多了。他说:“那你实在用不惯这个版本的的软件就自己下一个安装包了叫网管帮你装吧。”我没有叫网管装软件,自己的东西都喜欢自己亲自动手做,怕别人给我弄得不对最后还是要叫我自己弄。下午上班的时候就装好了软件,一摸到图纸就像打了鸡血将上午的不顺早忘到九霄云外了。
打算第三天就可以将图纸改好了,可是一早上班打开电脑就发现电脑不对头。网络连接异常,更重要的是proe软件怎么也打不开,连同其他的版本都打不开。那天公司里的网管刚好轮休了,坐我旁边的三个软件工程师轮番上阵从上午搞到下午都没有弄好。最后只得用大绝招:重装系统。重装后我又将所有的软件重新装了个遍就到下班的时候了。第二天一切正常,没人知道是什么原因?后来就这样过了一个月,在同样是月底的那天我正画着图,电脑突然自动更新并强制重启,重启后又出现了之前一样的问题。这次网管在公司,帮我弄了一整天也没弄好,又只能用重装系统的绝招了。后来估计是因为WIN10的系统关不了自动更新的选项,一般一个月更新一次。更新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网卡被禁,而proe软件是绑定的网卡,所以导致proe也启动不了。想着每个月都要重装系统,然后再将所有的软件都重装一遍就感觉看不到头了。这也就是我不喜欢用最新版软件的原因,因为新出来的东西都是不稳定的。
公司里的饮水机不是用的桶装水,是直接过滤的自来水。我一开始并不知道他们喝水的时候还要用热水壶烧开,我直接喝了不到一周就牙疼。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我以为像以前牙疼一样是口腔溃疡喷点西瓜霜就好了,可是第二天连饭都吃不了了。医生说是牙苞炎,吃了刺激性的东西。我猜想是因为喝了那里的水的原因,所以每天都从家里带水去,之后就再没有牙疼过了。不顺利的事情一件件接着来,视乎要把我这些年没有遇到过的挫折全部都过个遍。公司里要求办农业银行的卡,工资直接由银行代发。我连着几个周日排了一上午的队去开卡,可就是开不了说是“身份受限”。现在开卡都是去柜台自动开的,人工柜台不办理开卡的业务了。所以工作人员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排队去人工柜台询问,工作人员也没能查出来原因。留了电话号码,说是安排上一级的人员查询。我问人事经理,是否一定要办农业银行的卡?他叫我去没有办过卡的银行试试看。到了周日,我便在中国银行排了一上午的队顺利的开了卡。告知人事经理可以在中国银行办卡,他跟我说:“当时问你的时候,只是叫你去银行问问能不能开卡,没有叫你去真的开。”我说:“现在的工作人员都很不耐烦,哪会那么好心跟你搞这些事?要开卡就去排队,不开就滚蛋。”问他怎么办?如果一定要农业银行的卡,那我就没有办法领工资了,也就没有必要再继续搞下去了。他问了财务,后来告诉我说发工资时会单独将我的工资打到中国银行的卡上。这才安心的在那里上班,不然上了班都拿不到工资还搞什么?过了两周后,农业银行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说:可能是因为我的身份与犯罪分子同名所以不能开卡,之前有遇到过跟我情况一样的人。这都是些啥?怎么就全都被我遇到了?
每次在一个公司做不下去大多是因为实际目标越来越偏离当初我进公司时所设立的预期目标。进这个公司就是想检验下之前在ERP上的流程和各个岗位之间的运作是否是我所编排的那样?是否有更好的方法?是否能解答我心中的一些疑惑?这里用的是金蝶系统,同样是用的阿里云服务器,工厂这边还装了台主机以提高运行速度。和当初给我们做金蝶系统的时候一样,物料编码的数字之间是用“.”来隔开的。我不提倡用这种方式是因为“.”太小了,不易识别编码之间的位置。没能在资料中找到公司里的《编码规则》,所以没有看得太明白编码中数字所赋予的属性。但我还是从编码中看出来了物料种类分得太广泛,这样就不得不使用了比较长的流水码。并且还将产品的型号名称直接输入到了编码中,这就导致编码位置不够用。当初我做《编码规则》的时候也曾想将产品型号名称直接写到编码里,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另一种将产品型号名称重新编编码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可以给产品型号名称赋予更多的属性,还能让编码看起来更有规律从而更容易识别,并且还不受产品型号名称的限制。一般公司的产品型号名称都是乱七八糟的,将产品型号名称直接写入编码的方式跳动性太大,根本就没有规则可循、规律可依。并且在编码中给的位置也就只有那么几位,产品型号名称则经常忽长忽短的,这就导致很快会将编码位置用完。我在这里在编码位中连变更位都没有见到,产品变更是直接用流水号。变更位在编码中的重要性就不在详说了,总之有了这个变更位会减少很多产品变更时各部门人员之间的错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没有这个变更位的原因还导致了有些明明是同一个物料却有两个以上的物料编码。对于做零售而言,同一个产品会因为客户的原因而改变其中很少的一些零件属性。在BOM表上只要改动了零件属性就必须新增物料编码,这就导致了很多极其相识的BOM表。从而在系统中存储的数据越多就会越卡,影响了使用效率。一开始,我也是用新增物料编码的方式。于是就要浪费时间在新增BOM表上,PMC也要在众多相似的BOM表中去找到正确的,并且这个BOM表可能就只使用一次就再也不会用了。后来为了减少时间和部门人员之间出现错误,就由PMC一人直接在常用的BOM表中复制后更改不同的部分并做好备注。只要PMC没有做错,那下面相关的人按照PMC做的物料需求表去做也不会出错。我以为对于这个问题还有更好的方法,没想到这里也是用的我最初那种笨办法。当然也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比如一个产品不管有多少种颜色都只需做成一个BOM表就可以了。到工程文员那里,他会帮你分好各种性质的BOM表并且入录到系统中。这也是中型以上的公司通常的做法,减少了研发人员处理文件的工作但又多了一个人员来做这件事情。仓库的物料也是我之前熟知的按照物料编码的大类顺序规律存放,而不是同一个产品型号的物料堆在同一个区域。然后规定从第几大类到第几大类由专门的物料员管理,虽然增加了人员但可有效的减少仓库物料出错的问题。同一个产品型号的物料堆在一起的仓库存放方式通常是小公司或者产品型号不多、物料也不多的情况下使用方便。随着产品型号和物料种类的增多,按照大类有序摆放能提高查找物料的效率。
关于生产管理,我是觉得公司里的产品生产和组装工艺超乎我所熟知的范围。生产线有五条拉,PE部门有两三个PE和PIE。见到他们做了很多SOP的文件,拉上也有摆放SOP只是没有按照生产时排放相应的SOP。可是同一款产品放到不同的拉上生产时组装工艺却不同,这我就搞不懂是什么操作了。之前画图时,我觉得产线按照组装工艺生产就没问题。可项目经理却说,产线是不会按照SOP严格生产的。我还觉得奇怪,产品不按照SOP要求生产难道自己想怎么搞就怎么搞?哎呀,还真是的!产品怎么组装全看拉长喜欢怎么搞,于是生产组装时出现的问题千奇百怪。经常看到产品生产的不良率在40%-50%,然后一顿猛下再丢到维修拉去维修。没错!竟然有一条满编维修拉,在这之前我就只见到过三五个人的维修组。不仅有维修拉,还在每条拉的末尾配了两人维修小组。看到自己的产品做成这鬼样,我不知道老板痛不痛心?我是心里不爽的。不爽的还有产线耳机类产品组装工艺的低级,对音质这么高要求的音频类产品的喇叭竟然是缠EVA棉固定的。之前的几家耳机公司都是用的黄胶密封固定,这里是将喇叭缠好EVA棉后胀紧固定。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做的音频类产品太少?音响的大喇叭因为太大和拆装报废的问题不能打黄胶能理解,可那么小的喇叭叫员工缠EVA棉就不理解了。我担心这种安装方式的喇叭是否会很容易摔出来?问了另一个结构工程师,说是胀在里面很紧不容易摔出来。还有耳机喇叭那么小,特别是入耳式的喇叭就太难缠EVA了。这种方式组装的耳机通常会漏音和大小音还有杂音,QC全检时经常打出一堆不良品来给维修拉拆机。漏音和大小音是因为组装时没有装好而导致前后腔互通,杂音是因为贴EVA棉时员工会经常触摸到音圈和振膜而将其捏变形了。这些问题和不良如果用打胶的方式组装可以控制到很小的比例,将振膜捏变形的问题甚至都不会出现。对于这种高要求的耳机音响组装,我不知道为什么产线的人员不是定岗制?而是拉到谁在哪个岗位就在那个岗位。我觉得做这种产品是要熟能生巧的,比如哪个位置怎么弄才好装?线要怎么摆才好做?焊线时如何摆放等等。这么长的拉线应该新旧员工交叉工位,而不是每个岗位就一个人。现在的员工流动性大,等你刚刚把他教会了每个工位上的动作又跑了。或许是因为公司里过于强调一次性流拉才需要很多人摆完整条拉,才不喜欢喇叭打胶的这种前加工比较多,需要堆放的方式?
有一个有趣的事便是关于大下周的,去了那么多公司还是第一次上这种大小周的。为了周六时每个岗位上都有人在,所以办公室的每个岗位都至少配了两个人以上。这周一个人休,下周就轮到另一个人休而不是全部的人同时上班或者休息。时常在有的月份会多出一天休息,所以每周都会发一张排班表出来。我总搞不明白是怎么排班的?觉得自己是糊里糊涂的上班。加上产品组装经常出问题导致产线的组装和QC还有修理人员不得不相应增加而让公司的人员结构变得臃肿。这或许是这类型公司的通病,这种人员结构有利也有弊。说了那么多不利的,那在这里有哪些是有利的?其中有一点就是技术人员分工较细,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阶梯化。这样就不会出现因为一个人的离职而导致很多工作停摆,也不会出现一个技术大牛。后来了解到公司是三个人合伙的,一个股东在宝安专门管外贸部门;一个股东坐在副总经理办公室专门管采购;另一个坐在总经理办公室的大股东就比较牛了,啥都不管白天坐办公室或者在里面睡觉,晚上就去钓鱼或者拿着渔网网鱼。公司里的生产、研发、人事等等是谁管?外招了一个常务副总经理管剩下来的全部事情,我面试那天见到的就是这个常务副总经理。我想,这才是当老板该有的样子吧?不像其他的地方,老板一个人忙得要死,底下的员工却闲得要死。突然想到常务副市长是不是就是这样的?
关于供应商,我是不喜欢和人打交道的一个人,没功夫和那些人今天扯明天明天扯后天不停的拖时间。对于供应商,我一直的观点都是:你要搞就做好点,不搞就算了。然而公司为了压低模具成本找了些我认为技术水平并不如何的模具供应商,至少你不应该瞎搞啊。叫你改东你却改西,该改的没改不该改的改得一塌糊涂。最重要的是还不跟你商量,莫名其妙的就改掉了。这就导致改模总是改不到想要的效果,还越改越不知道问题在哪里?我并不反对模具供应商对我的改模资料做修改,毕竟模具的改法有千万种。但前提是要商量,因为模具供应商大多只考虑到了模具如何改好改?如何改省钱?而我们考虑得要更多,比如与其他材料之间的组装有没有问题?对产品的各项功能有无影响?对于产线的流拉装配有没有增加难度和浪费时间等等。不然仅凭模具供应商瞎改就能改好,那他还做什么模具?早就做产品发大财去了。对于供应商的另一点就是:水平一般就算了,还挺牛气。这也都是被自己公司的人纵容起来的,一点点小问题就叫着去供应商那里看看。有一次,手上刚好有款产品马上要画完了,还有另一款试产的资料要急着做出来。有个新产品T0回来后拿去包布厂去打样了,我叫供应商把样品送过来或者寄过来也行,也可以放在货里一起送到仓库都行。样品又不是很急,我当然是搞最急的东西了。供应商说:“我才不送,你急的话自己来拿。”于是跟项目经理反应这个情况,希望他能帮忙沟通下,没想到他却说:“那你就自己打个滴滴或者坐公交车过去拿吧。”嗯,我就是不喜欢有这种不分轻重缓急的上司的地方,出去一趟半天的时间就没了。他们说一句话很轻松,可到我手上的就是无休止的做毫无效率的工作。反正又不要叫他们自己动手,最后所有的事情全都要我自己搞定。后来为了进一步控制模具成本,将新产品的模具都放到老板的家乡潮汕去开模了,在我们这一行听到是潮汕货就知道是什么水平了。打开模具图都不想看,就只前后模分开了里面再也没有其他的东西。后来还说,等模具试模的时候再坐高铁过去看。最不喜欢出去出差了,我做工程师就只是想安安静静的坐那里画个图而已。丁点儿小事就要叫着去供应商那里转转,那是整天闲着没事干的人出去透透气的。想着还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出差,还好我已经决定跑路了。
对于上司,我不喜欢进大公司的原因或许就是因为不喜欢与老板之间还隔着几个瞎搞的上司。遇到好的上司还好,遇到不爽的就麻烦了。别人一句话真要让你白忙大半天,瞎忙了还要责怪你自己搞不定。画的图总说我这里画得不对,那里要按他的要求改。我承认自己的技术还有待提高的地方,但有些地方并不是。画完的图非要我全部都要拔好模,现在模具工程师都这么爽了吗?画模具都不用拔模了,我之前做模具工程师的时候可是费劲了心事给产品拔模呢。项目经理之前是做五金模具设计的,所以除了塑胶产品要拔模外还要将五金件展开出图。根本就没有必要将五金件出个展开图,浪费时间不说来料也不是展开了来的料啊。并且钣金展开不同的材料其展开系数也是不一样,这是专业的人才知道的。开料时并不是你自己出的展开图上的尺寸,只有最终成型的尺寸才是对的。其实这样的操作只不过都是秀一下自己的能力而已,专业人干专业的事是我在很早以前的文章中就已阐述过的。出产品的2D倒是挺好的,只需要标一下外形尺寸和几个重要的尺寸就可以了。因为品质在来货时只是用图纸做参考,他们还需要将来货重新组装检查是否有无问题。这就给我们出图节省了不少的时间,并且标的那么一大堆数也确实用不到多少。之前并不是很清楚品质部与研发部之间的联系,可能是我去的公司规模都比较小。先前的公司都是品质部门按照研发的要求进行检测的,甚至要给他们规定检验的标准。而其实并不是这样,品质部门才是主导单位。研发做的新机达不到公司品质检测要求则需要更改结构;产线的产品组装达不到品质的要求就要返工。
一开始画音响的时候对于包布的工艺不是很清楚,还不知道相应部件之间的装配间隙。我想他们做了那么多肯定是知道这些的,于是就经常询问项目经理如何设置?即使他怀疑我的能力也要问,总比出错了再改的强。可我按照他说的方法画图,东西做出来后发现不对。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却反问我怎么这么画的图?争论谁对谁错没有意义,只得闷声改图。在大公司上班就是这样,能管好自己就很好了。那些做得好的东西都被上司拿到老板那里去了,做得差的就全都砸给你了。所以很多我觉得可以改进的东西都选择不说,公司里有那么多的高工呢,哪轮得到你一个新来的说话。通常在这样的公司,新来的员工都是被欺负的对象。叫其他的人协助你做个样机,别人心情好就帮你搞一下,心情不好就让你自己瞎搞去。在这样的地方是最适合养老的,公司里大部分也都是老员工。人员的技术水平都差不多,甚至你上司的能力并不见得比你强到哪里?可他就是干跑了一大帮的人当了你老大。或许对于这种类型的公司,老板并不需要底下的员工太有个性。有个性的员工难管理,我觉得我就是这样难管理的人,甚至个性有些奇葩。老板需要的是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他指那里就要往哪儿打。他不需要性格像三角形的手下,而是要性格特点是圆形的,这样的人听从指挥才能滚得远。他甚至希望能将那些三角形的员工全部都磨圆,这样就没有刺儿头了。但是有能力的哪个又没有点个性?于是磨不圆的人都走了,留下了一帮听话混日子的人。团队纪律是好了,业绩却没有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应该也会慢慢的接受被磨圆,所以刚进公司的时候便计划着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一年,甚至能坚持更久的时间而不是等计划做完就跑路。这几年我也一直都徘徊在辞与不辞崩溃的边缘,然而经过长久的自我拉锯战最终都是心中的另一个小人战胜。要离职的时候,项目经理、人事经理、常务副总经理都单独找我谈过话,希望我能留下来。项目经理说:“你不喜欢跑供应商,那以后你就专门画图和出改模资料,我去跑供应商。”我拒绝说:“既然已经做了决定就不要再轻易改变了。”常务副总经理说:“看你整天都挺忙的,你是不是一下子画了那么多款产品闲太累?从下个月起的下半年都没有什么图画了,会很轻松的。”对于画图,再多的图都不会让我觉得累,一直都觉得有图画才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刚进去的那个月就画了五款音响,三个月加起来画了八款音响加一款耳机,跟了四款中途在跑的产品打样、出改模资料直到顺利试产。正是因为前期太忙,每天晚上都想好了第二天要去辞职的。可一坐到电脑前摸到图纸就兴奋起来了,一直忙到下班回到家才想起来我今天是要辞职的。最后的一个月,因为前期投入的产品太多才消停了下来,我才有了空闲提出离职。其实这期间也是在反复犹豫中度过的,想着在附近再也难得找到这么合适的公司了;想着晚上到点就下班不加班的公司也并不好找了;想着马上就要过试用期加工资了就会变得心情好一点。然而一想到供应商的能力和配合;一想到做出来的产品要被生产线各种蹂躏;一想到除了画图以外繁琐的工作和我不喜欢的东西就又心情不爽了。直到最近找了两三年的机械设计学校终于有了些眉目,于是改变了我之前所有的计划。拖了那么久的学习计划不能再拖了,我要将这个学习计划尽快的实施了。我怕今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不能随心所欲;我怕很久以后的自己会后悔不已当初没有努力的去尝试;我怕因为自己的犹豫而错过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也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改变自己这样工作不稳定的个性?不知道该如何才能慢慢的学会忍受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能够甘心平庸的在一个公司里干掉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慢慢的将自己剩下来直到最终成为王者。
于2019年7月8日整理于2024年05月29日
在一个公司做得最久的人,他不一定是能力最出众的但一定是最能忍耐的人。知道自己的性格缺陷后,不止一次的强迫自己学会忍耐,当一天和尚就撞一天钟。可最终还是无法说服自己的内心,能在一个地方长久的做下去而成为剩下来的王者。
感谢你看到了这里!我就是黄小利,一个被工程师事业耽误了的作家。我来这里就是为了吸粉,分享我根据打工经历记录的自传小说,欢迎各位关注:流浪的路上。
更多文章请查看:原创深圳打工日记《流浪的路上[目录]》- 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