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昨晚闺蜜打来电话,心里甚是高兴和感动。非常幸运在大学里能结识了这样的三五知己,虽不多,可各个都是“精华”,因为她们的出现,给我的大学增加了无穷的乐趣,也带来了更多美妙的回忆。
在我们聊天的过程中,闺蜜提到了另一位大学同学——小杨,因为我毕业以后和这位小杨联系甚少,再加上地理上相隔比较远的缘故,所以毕业快十年来对这位小杨的情况了解甚少。
记得小杨在大学里可不能算是老师们眼里的“好学生”,大学五年中,小杨上课的次数那是屈指可数了,玩游戏、旷课这种事情印象中小杨当然是不能“例外”了,不过最后大学还是顺利毕业了,而且当时还找到了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结局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但是昨晚和闺蜜聊天时才知道,这位小杨同学毕业以后可是“不得了”了,在毕业后的近十年,小杨同学可以说是“脱胎换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在业务上做的非常棒,甚至在省内都是小有名气的,这让我们这些老同学真的是刮目相看。
我们都在感慨小杨这“惊人”的蜕变,同时也觉得必须向这位小杨同学学习,但是闺蜜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深思:“我们也想努力,可是我们不知道努力的方向在哪里?”
(二)
首先必须承认这位小杨同学在毕业后的这些年里,他能在业务上取得突飞猛进的变化,一定是不断学习的结果。
最近有人提出一个概念——“终身学习者”,我非常赞同。我们很多人都以为从小学上到大学或者再高一个层次,到工作后学习这个事情就基本上可以“告一段落”了,以至于工作以后学习这个概念被我们彻底就扔到了脑后,只剩下了一些被动的学习。
其实事实上,学习是一件终生的事情。俗话所说的一点也没错:“活到老,学到老”。
有人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这个时代对于不断学习和努力的人,这样的人终归会有机会变得越来越好。而如果我们一味以固有的一些资本和优势作为自己不再进步的理由,如果我们故步自封放弃学习,那么迟早会被这个社会淘汰。
李笑来曾说七年就是一辈子,七年就是一个新的开始,看看李笑来是如何在之前的“几辈子”完成的几次“进化”吧:
七年就是一辈子——而我多年的经历也确实如此。21岁之前,我学会了如何学习,28岁之前,我学会了如何销售,35岁之前我学会了如何传递知识,42岁之前我学会了如何创业如何投资,2015年我43岁,正走在一条之前自己从未想象过要走的路上……
我早已经活了很多辈子。回头看这些年我做了很多事情,销售,批发商,教师,作者,创业者,投资人,社群组织者……他们说这是“跨界”,我说这是“重生”……
而对于每一辈子的重生,李笑来是这么说的:
重生的手段倒也简单:学习。
学习新技能、走入新领域,循环往复。
对,学习学习再学习,仅此而已。这也是小杨同学在毕业以后成长飞快的“秘籍”所在吧!
(三)
而对于闺蜜的疑惑在于“我们也想努力,可是我们不知道努力的方向在哪里?”,其实这也是我之前一直的困惑。
以前我自认为是一个努力的人,也一直想不断的学习,但是我努力的方向在哪里,我不知道,我就像一个无头的苍蝇到处乱撞,因为没有目标,我做的很多事情都没有什么很大的成效,工作快六年了,自己在各个方面也都没有什么突破。
对于这个困惑我的问题,今年在学习李笑来专栏的过程中我有了一点启示:
1. 时刻提醒自己什么更重要?
我的答案是:成长最重要。
那么,进而就有了选择判断的标准:我选择的事情能不能让我积累更多的能力。
举个栗子:大家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一般倾向于公务员或者教师这样稳定的工作,工作稳定的本质决定了只要你只要能精通了所从事的行业的那一部分,就可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可以一直稳定地这么工作下去,这就导致了很多人停止了成长,没有了追求,不在会有新的能力的积累,也就不可能获得有效的成长。
2. 多维度打造个人竞争力。
单个维度上,大家比拼的是长度,
两个维度上,大家比拼的是面积;
三个维度上,大家比拼的是体积。
在单个维度上,都只有一个人是“第一”,只有少数人前列前茅,但是如果在两个维度上比拼呢,单个维度的“第一”就不一定还是“第一”了。
李笑来老师因为懂一点英语,懂一点互联网,懂一点金融,懂一点心理学,由于在多个维度都还“凑合”,最终抓住了比特币这个机会,这就是一个多维度竞争力的实例。
(四)
因为思考有了方向,本着上面的两个方向,2017年我给自己确定了几个小目标。
关于主业:当然是自己的工作,首先保证必须把工作做好。
记得吴军老师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专业人士和业余人士的区别在于:专业人士常常有完整的领域知识,而业余人士常常只掌握了一些知识点。前者因此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后者常常只能应用所知的一些知识”。
目前对自己的要求是要在工作上做最专业的,不仅仅要懂,还要精通。
关于写作:这是打造自己多维度竞争力的一个方面。
写作是与这个世界沟通的最有效地方式。
知乎上有一位网友提到这么一个公式:分享的产出=杠杆率*分享方式。杠杆率越高,分享的产出越高。
如果一种分享方式的分享产出必须通过增加劳动量或者增加劳动时间,才能增加影响的人数,说明这种方式的杠杆率是比较低的。比如交谈,我们必须延长交谈的时间,或者与不同的人交谈才能影响更多的人,显然这种方式效率比较低。反之,如果随着影响人数的扩大,你付出的劳动量并没有增加,甚至劳动成本下降为零,那么这种分享方式就具备很高的杠杆率。
那么,写作无疑属于第二种方式。
现在的我已经确定了写作是我的一个长期目标,而自律让我在写作这条路上越来越自如。
关于英语:其实这也是自己一直学习的一个内容,而且自己也想突破“学不好英语”的这个魔咒。目前因为忙于考试,等考完试之后会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开始实施。
对我们来说,七年就是一辈子。每一辈子都要至少习得一个重要的技能,进而获得不可逆的重生。那就从现在开始践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