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拿起手边的一本书《与自己对话》,这本书应该是去年夏天买回来的,看着封面就有一种春暖人间的视觉感受,插画风。
写这篇文字并不是为了推荐这本书,而是想记录自己阅读这本书过程中的思考与收获。自从和珊妮老师学习了快速阅读、高倍速阅读、国民阅读法,开始在朋友圈里阅读打卡,至今700多本,我记得其中有30本关于阅读方法的书籍。现如今,拿起一本书最欣慰的便是:拿得起,放得下。不再因为恐惧而拒绝任何一本书,也不会因执拗而进行并非理智的坚持。
这本小书内容不多,属于对话体,两位作者一问一答,集结了认知疗法、疗愈写作两种方法作为支撑体系,从与世界、与自己、追求生活、行动四个角度出发进行问题设置,引发读者思考与觉察,同时还有简单的自答与自评。
仔细拆解开来分析,这本书的逻辑就是先从关系引入,然后反观与自己的相处模式,处理和面对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接着在明确价值观的前提下去展开行动。其中比较吸引我的话题包括:对于家乡的眷恋、出走与旅行经历、醒来关注自己的睡姿、梦的解析、足够好的朋友、成功套路、自我奖励、陌生人镜子、穿衣哲学等。这些话题都是我非常感兴趣,并且愿意去进一步体察的部分,阅读启发心智,写作助力思考,思考是行动和改变开始的前奏。
走出这本书的内容,再来关注它的形式,小开本、彩页纸、风格清雅,内有空白日记页,还附赠一页空白信纸写给五年后的自己,可谓用心用情。全书插画属于植物绘ins风,还有部分照片与植物绘相陪衬,使得全书风格统一,春风满面。
所以,合上这本书,对于我这样一个喜欢绘画和阅读的读者来说,收获就在于看到了种种可能性,比如:自己开发的课程中借鉴相关内容;插画作品如何更好地与书籍相契合?站在作者角度,如何去考虑读者的视觉感官需求?
一本书,引发这样的思考,心满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