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但可以享受到父母所有的爱,自然家庭资源也用在自己身上。
但是,如果父母一方提前遇到点什么,独生子女未必能全部继承遗产。如果父母提前立下遗嘱,则另当别论。
01
刘浩一岁的时候就随着爸妈移民到边疆生活,他的成长史也是爸妈的奋斗史,从一无所有到有车有房。
本以为幸福日子就这么无忧无虑地过着,刘浩大学毕业回到本地工作后,爸妈拿出所有的积蓄给刘浩按揭了一套三居室,并且帮助刘浩还款,刘浩刚工作工资虽然不高,吃住都在家里,也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
爸妈和他商量:“新房暂时不装修,等你找到对象按照你们的心意装修就好。”
没想到意外来的这么突然!
有一次爸妈驾车从基层单位的家赶往市区时,爸爸疲劳驾驶车子迅速冲到路基下,爸爸被方向盘刺破胸腔,妈妈被甩到外面脑袋磕在石头上。当时车毁爸妈双王!
交警处理完事故,刘浩在朋友的帮助下办理了爸妈的后事。
整个事故的前后,远在老家 的爷爷奶奶和叔叔姑姑都没有露脸——原因就是爸爸是爷爷奶奶抱养的,下面又生了儿子和女儿。
爸妈的房子是婚后购买的,房本写的爸爸的名字,从法律的角度爷爷奶奶有六分之一的继承权,要过户房产必须要爷爷奶奶签署放弃继承协议。
无奈之下刘浩只得请假奔赴老家,爷爷奶奶的态度非常明确:“我们把他养大,要放弃继承权可以,你要把他在老家的宅基地过户给我们当补偿。”
此时的刘浩真的欲哭无泪:刚刚失去爸妈,又被爷爷奶奶刁难。
刘浩只好在村委会的见证下把爸妈的婚房以及宅基地过户给爷爷奶奶,然后姑姑陪同爷爷奶奶去市里公证放弃继承协议(70岁以上的老人必须在至亲的陪同下签字才有法律效率)。
来回一个星期,刘浩落寞地回到工作地这才顺利办理了爸妈留下的房子过户手续。
02
若兰和老公孙涛是大学同班同学,孙涛当时还是班长,即便后来结婚,若兰依然戏称老公“孙班长”。
毕业后,孙涛被分到政府部门工作,而若兰则被留校任教。
儿子孙凯出生后,若兰无法忍受朝九晚五的生活,曾和孙涛吐槽:“我干一辈子也可能只是一名讲师,我哥邀请我一起做生意开旅游公司,你觉得怎么样?”
孙涛全力支持:“你尽管去打拼,我在体制内旱涝保收养家没有问题。”
没有后顾之忧,又得到孙班长的支持,若兰全副精力和哥哥一起打理生意。西安古城本来就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再加上哥哥军人出身敢当敢干,若兰保证路线推广,很快生意就走向正规。
虽然做生意忙碌,收入则阶梯式增长,若兰和孙涛大平层换成了独家别墅,私家车也上了一个档次。
孙凯大学毕业留在西安工作,若兰和孙涛全款给儿子购买了大三居,此时若兰也到了退休年龄,两千多元的工资与她就是锦上添花而已,生意给她依然带来持续的现金流。
这时候若兰认真地和孙涛商量:“咱们都这个年龄了,有些事也该提前说明白。”
“什么事?”孙涛有点摸不着头脑。
“我想立个遗嘱。”若曦看看孙涛什么反应。
“咱们就这么一个儿子,咱俩的家产不都是儿子的?”孙涛觉得不可思议。
“未必,新的《婚姻法》颁布后,父母也有继承的权力,咱俩的父母都健在,一旦咱俩有什么意外,为难的是咱们的儿子。”若兰继续科普,“要是我走在前面,我希望有个女人陪在你的身边,但我也不想我辛苦打拼的家业让给别的女人。”
沉浸片刻,孙涛同意了若兰的想法。
他们的共同财产就是那套别墅,夫妻两个每人一半的产权。
若兰着重声明一点:旅游公司的股份将来的归属权只能给儿子。
孙涛并没有异议,他也重点提出:公积金余额也给儿子。
03
小静的父母都是那个年代的下乡知青,母亲和 父亲在下乡的地方被招工,然后顺理成章结婚。
在可生二胎的边缘上,小静的父母只生下小静这个独生女儿。
父母全力托举小静往上走,大学毕业后小静入职一家国企,结婚生子发展不错,一度任公司高管。
自己有能力之后,小静就在父母居住地用父亲的名字购买一套带电梯的大三居,改善居住环境。
无奈父亲身体不好,先后做过两次大手术,刚刚办理退休手续那年旧病复发抢救无效离世。此时小静的奶奶还健在,小静时不时给奶奶寄点养老钱表示心意。
母亲70岁那年内风湿引起迸发症,终于也没有熬过去。
办完母亲的后事,小静准备卖房时,姑姑和叔叔冲上来要继承一部分份额:“你父亲过世的时候,奶奶还健在,她享有六分之一的继承权,现在你可以和我们一起代位继承属于你父亲的那一份。”看来叔叔和姑姑有备而来。
“这房子是我出资买的,老房子早就卖了给父亲看病,哪有遗产可以继承?”小静耐着性子解释。
叔叔和姑姑不信那个邪,最后亲人们走上法庭,这个时候,小静也不给亲人留面子,直接把购房缴费清单呈现出来,打了众亲人的脸。
一点蝇头小利,亲戚关系也不复存在。
立遗嘱,表面上看有点不尽人意,甚至有点薄情,但是能合法保护当事人的权力。
尽管是独生子女家庭,只要父母的长辈还健在,一旦父母有意外,麻烦就立马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