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在腾讯新闻看到闽南泉州小吃的面线糊、润饼入选《舌尖上的中国》栏目,不久将在TTCV9面向全球播出,心想不愧是国家台的,有点眼光,选得可真地道。
记忆中的闽南小吃,哪一样都让人垂涎欲滴。
现在的人只知道沙县小吃,却不知闽南小吃。私下以为,闽南的小吃尤有过之而无不及。闽南小吃历史悠久,先说馄饨,闽南人称这老少皆宜的小肉馅团叫扁食。骨头汤,黑芝麻,香麻油,绿葱花,面上浮着一个个小巧玲珑的小扁食,白色的皮薄半透明飘散汤里,中间的一点馅儿隐隐若现,真是色香味俱全。在台湾地区它还有别名叫“云吞”就是说吃的时候仿佛是在吞食白云,其实还是很形象的。而现在到处吃的就只有一种沙县馄饨,馅里包硼砂,据说是吃起来QQ的,有弹性,但那一个个像大肚子蝈蝈样的馄饨早失去了入口即化的吞云般的滑嫩口感。
有一回到闽南安溪,看到路旁小吃店卖扁食,跃然前往,当那个正宗闽南人端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大大肚子蝈蝈时,失落之余不得不感叹沙县馄饨的霸气,而那有着正宗香麻油香味的扁食却在记忆里渐行渐远了。与扁食一同消失的还有“烧肉粽”,其实是“热肉粽”的意思,前者是闽语音译,八十年代街头邓丽君的歌曲《烧肉粽》风靡大街小巷,歌里邓美女一声悠长婉转的吆喝:“烧肉粽,烧肉粽,卖烧肉粽啊”,立马把人拉进那灯火明灭有着青石台阶的幽长小巷里,让人似乎一下子闻到了那烧肉粽独有的味儿。现在的闽南市区到处都有卖烧肉粽,可味道却不地道,应是有其名而无其实了。
小时候回老家,老姨一定会带上我和表妹去泉州边上的洪赖街小吃大排挡。记忆中高高的顶棚下面约几十个摊位,大锅小锅,到处白色的蒸气袅袅,潮湿热闹。那里聚焦着闽南所有的草根特色小吃,烧肉粽、扁食、菜果、面线糊、海蜊煎等各色叫不出名来的小吃,让人目不睱接,一派的生机无限。每次去都是吃客暴满,得抢位置,热闹异常。印象中那个烧肉粽太美味了。好大的一个,放在白瓷碗里,剥开粽叶,那米团抹着一层淡淡的酱色,闪着诱人的光泽,里边的内容丰富,半个卤鸡蛋、香菇、海蜊干、红烧肉包裹在米饭里,那糯米有些讲究,既不粘牙又很Q,粽叶打开时,它是半散的,可以看见那些半包着的各式馅料,不似现在的粽子,打开是整个的。老姨每回都会点上一堆小吃,她最爱吃那个菜果,米白的一片片切了一碟,上面有黑黑点点的芝麻,沾了调料汁吃得很香。但每回老姨都没有吃完,我和表妹也装着吃不完,因为边上站着的大大小小的乞丐眼巴巴的看着我们,等我们一起身,那些迫不及待的手就呼拉拉的围了上来,狼呑虎咽。
面线糊是闽南人喜欢吃的特色小吃就和三明人喜吃馄饨一样。主要是用熬了一整天的大骨头做底汤,再佐以闽南面线,香菇,海鲜,肉干,豆干等。大清早睡眼朦胧,吃上一碗面线糊,一时神清气爽,通体舒透。身体不舒服了,没胃口了,一碗面线糊似乎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再话润饼,这个名称也是闽南语音译的,私下认为这个最有特色,也是至今没有遗失的保留原汁原味的闽南特色小吃。润饼在每年清明时才吃,饼皮是米做的,特别薄,半厘米的厚度可以揭出几十张,半透明像萱纸,却韧性十足。皮里要包的馅料有十多种呢。炸得酥脆的花生仁,绿豆芽,菲菜炒鸡蛋,炒肉片儿,红萝卜刨丝炒蒜叶,凉拌海蜇皮,香干,笋干,炒虾仁,黑木耳等。吃时把饼摊在一个浅口的盘子上,依次把馅料放入,不多不少,尾部向上折起卷成长条就成了。一口咬下去,花生的香脆,虾仁的鲜嫩,豆芽的水嫩,萝卜丝的绵香,笋干的嚼劲,海蜇木耳的清脆,一时间各色口感在齿间碰撞,仿佛奏响一曲盛大的交响乐,大珠小珠落玉盘,万水千山总是情。
前些年实在想念记忆里的闽南小吃,旧地重游,却见昔日大名鼎鼎的洪赖街零星清冷,早已没有从前的热闹,让我魂夕梦绕的大排档竞已不见踪迹,原址一地的沧桑落败。我站在那里怅然若失,直懊恼为何来呢,坏了从前美好的记忆。表妹见我失魂的样子,笑着提了一大袋洪赖贻庆鸡爪做为补偿,原来这贻庆鸡爪早已成为当地的特色一绝,入选中华小吃,声名远扬远销海内外了。时光飞逝,斗转星移,转眼沧海桑田,但愿面线糊和润饼在CCTV9播出后,记忆中这些舌尖上的闽南美食能重现餐桌,卷土重来,再现昔日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