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件:芳芳在石二不适应,回来又不舍得那里竞争的环境和学习的氛围,在那学习又静不下心来,不能接纳自己在生病后成绩下降,状态很不好。妈妈邀请我跟她谈谈。晚上八点半在电话里给她做了一小时个案。
2.我的感受:帮到她开心舒服,自己也很有价值,自豪,内在有一种小满足。
3.对方的感受:沉重压抑到开心轻松
4.我的思维:听陈述找问题-共情促其思考-挖掘价值找到方向-种心锚获得力量。
这是我做个案的过程中跟着她,与她在一起走的路,之前没有预设,之后再思索整理出的思路。
5.对方的想法:成绩下降没自尊,大家瞧不起我,越想考好越考不好压力越大,不开心郁闷,之后学习都无兴趣,内心压抑,觉得自己完了,连大学的专业都没心情了解了。
总结:不接纳自己
6.我的期待:走出心理阴影,快乐享受学习
7.对方的期待:调整好状态,赶快赶上去
8.我的内心需求:被认可,看到更多的孩子有兴趣学习,有美好人生。
9.做些什么满足:认可自己,练好基本功,强大自己。
10.生命力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