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成为他自己的时候,他会形成了一个自我,然后成为实现自我的人,最后,他就能走出他的自我。没有自我,就无自我实现的可能,也无所谓成功可言。
孩子获得爱和尊重的时候,就会用生命的大部分精力来创造和形成自我。这是生命的本能和法则。这个阶段独特的生命迹象就是,完全处在生命中,以自我为中心。全部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自我的创造上,他没办法从自我中出来。这是人生命中重要的12年,错过这12年,再想构建自己,实在是太难了。到了成人期再以自我为中心,就是障碍和病态。
当孩子把自己建构起来后,就会用下一个阶段的时间,也就是青春期到18岁,用已经构建起来的自我跟现实的外在世界搭建一个桥梁,把外界连接起来。
等搭建完这座桥梁以后,他已经超越了他自我创造的历程,走向社会,实现一个社会人的价值。这就是成长的一个自然里程,无需培养,只求不被破坏。
现在情况变了,现实的情况是,当儿童形成自我的时候,父母不让他形成自己,而是告诉他这个也不对那个也不好。你不能成为你,你要按爸爸妈妈的心愿做事情,这才是你的使命。然后,这个人长到18岁的时候,没法从自我中走出来,他依旧处在自我中心,父母就怒不可竭。这就是最简单的因果报应。大家能看到周围的很多人,永远都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那是因为他没有从自我中走出来,他依然没有建构起自我,处于五六岁的状态。
一个根本未走出自我创造的成人,就永远会抱怨和仇视,抱怨是孩子的状态,仇视是无法自我创造的焦虑的外在显示。
人生最大的恶莫过于不让一个人成长。破坏孩子内在的内驱力,为成人的目的服务,就是一种犯罪。这样的教育会导致大量的社会问题。
生命有一个本性,他需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思考,来行动,来成长。他来到这个地球上就是来学习的,就是来让自己进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