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教学是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在教学领域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其色彩鲜艳的动态画面、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和灵活便捷的交互手段,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营造出入情入境的教学氛围,不仅可以作为知识信息的载体,还可以作为调控教学现代化的有效手段。在作文教学中,恰当的运用多媒体,可以达到强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的教学效果。
一、优化素材积累
作文要有素材,没有素材,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现在语文提倡大量阅读,为作文过程奠定了文化底蕴,收到厚积薄发的效果。而运用多媒体则是方便快捷之径。心理学的“感官效率”实验表明:人类信息的来源,83%通过视觉获得,11%通过听觉获得,6%通过其他感觉器官获得。因此我们可以使一些精品散文、诗歌等美文电子化、形象化,声色俱图文并茂,富有感染力让学生耳闻目睹,如临其间,使学生学得快,理解深,记忆牢,用得上,获得最佳学习效果。而且我们还可以将我们需要的素材存储到教学资源库中,以备将来迅速查询。
二、优化作文过程
创设情境,诱发写作激情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选用试听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诱发写作激情。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激情,才能用心,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如在母亲节前,让学生做《妈妈,我想对你说……》、《谢谢您,我的好妈妈》作文练习等,抒发对母亲的热爱之情。但学生往往写空话、套话,难以在短时间内书写出真情。如果先安排学生欣赏MTV《烛光里的妈妈》、《懂你》等作品,用那朴实而真挚感人的画面及婉转动人的音乐冲击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那么学生的写作渔网也就被激发出来了。这样很快进入角色,学生纷纷拿起笔,将心中对妈妈的爱尽情的写出来,一吐为快。
2.巧用多媒体,指导学生选材 学生的思维与感性材料直接相连,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具体形象来体现的。他们虽然置身于现实生活中,但对周围的人和事,景和物却往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作文时不知如何下手。形象生动、图像色彩鲜明的电教媒体与教师的讲授相结合,言、情、融为一体,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学生写作效果尤佳。如作文《母亲》,教者可以播放电视散文《儿嫌母丑》,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进而可以回顾起自己母亲在平日又是怎样操劳的,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母亲,最后指导学生成文。这样写出的作文既真实又生动,主题深刻,层次清楚。
三、优化评改
传统的作文批改工作繁重而又收效甚微。教师的“背地批改”虽然通过主观努力对每篇作文都精批精改,但学生对教师的批改却不甚关心,甚至是“置之不理”。结果,教师虽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学生的作文水平很难提高。教师可以选用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或例文,通过实物投影传送到大屏幕,运用多媒体进行作文评改,师生共同直观的面对一篇文章,一起分析、评价、修改。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直接掌握优秀作文的标准,不仅减轻了教师的批改负担,也提高了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总之,运用多媒体进行作文教学,使学生的作文不再成为一个苦差事,也使教师从“连篇累牍”中解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