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0-21日,影子班导师杨玉东博士莅临福州,详细指导了我们如何开展课例研究。在这次实操过程中,我对课例研究的兴趣越来越浓,这真的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组织有效教学研究的一种好手段。在这次活动过程中,我开设了一节研讨课,再次聆听了杨老师关于课例研究的讲座,也聆听了黄炳锋老师、宋建辉老师等专家的点评。尤其是在21日交流的过程中,对课例的研究与总结阶段,我深深地感觉得到自己的理论功底真的很不扎实,总是处于实践的层面,无法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也无法利用一些专业理论促进自己的认识再提升。受导师杨老师的引导,我和一些小伙伴购买了《有效教学方法》(美 加里·D·鲍里奇)一书,并组建了共度群,希望能利用集体的力量共同阅读,通过阅读与反思,不断武装自己,才能在教师专业道路上再迈进一步。
初拿到本书,我就浏览了一遍目录。真的是非常棒的一本书,就像是一本教师教学实操手册那样,不仅有理论的支撑,更有详细步骤的介绍,还有丰富的教学模式与策略供我们参考。最重要的是,其中的不少章节,正是我这些年跟随师父做课题研究中耳熟能详却未能深究的理论,如建构主义理论等。更重要的是,这次的阅读不再是个体的行为,而是一些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努力,顿时感觉厚厚的书不再令人恐惧。
本书的第一章类似于总纲,首先提出了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授课清晰、教学多样化、教师任务导向、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学生成功率。这五个方面从教学设计的逻辑、教学手段、学生学习活动、学生学习成效等方面归纳了有效教学的五个路径。在第一章中,本书先是简要介绍了这五个方面的大致内容,详细的内容需要逐一阅读才能揭开面纱。
尤其是“教学多样化”这个内容。书中提到:在教学中创造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提问。近期,我在高三复习课中就一直坚持使用“问题串”式教学方法,以若干个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和思考,期望达到的目标是:学生能够透过“提纲+方法归纳”式的复习,真正回顾知识的来龙去脉,真正把握知识的核心要义,真正领悟数学的思想方法。在教学尝试中,我的收获还是挺丰富的。例如:与学生交谈中得知,这样的教学手段,让他们的知识不再像以前那样凌乱,而是较为系统地进入大脑,直接反映就是,解题时能较快地反射到某个知识或相关方法。学生也将这种方法戏称为:“灵魂拷问”。当然,也有其负面影响,学生的短期认知效果不错,可是遗忘率还是比较高,另外,当题目所罗列的条件较为丰富时,他们却陷入选择困难的境地。因此,如何进一步优化所提的问题,如何梳理问题的结构与关联,如何有效分类问题,如何排除无效问题等等,都是我需要进一步研读的内容。
第一章的最后,作者又增加了一块内容:与有效教学相关的辅助行为。其中第一条就是使用学生的想法和贡献,“这主要是通过教师调节对话和建构主义教学策略来实现的,它们帮助学生用自己的想法、经验和思维模式重构所学内容。教师调节对话不仅要求学生正确回答问题,而且促使学生通过阐述、展开和用自己的想法评论来内化它的意义。”这一点是应用智慧教室最大的意义。就像我在《圆的方程》的复习课中例3的处理。虽然学生的成功率已经很高了,但是,我在巡视过程中惊喜地发现,在教师讲解之前,学生还是可以利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的,说明前期的学习还是比较扎实的。于是,我决定让同桌及前后桌的学生交流其解法,此时观察学生会发现,大部分学生先是高兴后是若有所思,因为他们首先肯定了自己的解答,再通过交流发现自己的解法似乎不是最优的。这时,学生已经了解了至少两种不同的解法,并且能够抓住问题的核心关键。接下来,我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解法,学生陆陆续续提出了五种解法,并且大都能够较好地阐述出解题的思路、方法、步骤等关键信息,对求出圆的方程的建构达到了较好地程度。从例4的解答结果来看,也的确实现了能力的进阶。这里,学生通过周围同学的交流以及教师引导下的交流,将自己的想法与他人的想法进行了主动的建构,经验、思维方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构和拓展,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说,这种处理方式的效果是比较理想的。
这本书真的是越看越有兴趣往下看,主要是因为其中所阐述的内容与我们的教学的确有太多的联系,这件事应该要好好坚持下去!
今天,我们也收到了一则令人哀痛的消息,三中陈炜校长不幸离世,令人扼腕痛惜!回想起他在屏东的那几年,真是一个温文尔雅、博学多才的好领导,尤其是他在很多场合都非常提倡读书,“只有读书才能令我们的教育事业不断保持青春,让我们的行为不断更新”。向令人敬佩的福州教育的好榜样炜哥致敬,将阅读与学习坚持下去,这是一种信仰与坚持,更是对自我的反思与修行。
愿天堂没有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