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打工生活: 辗转了好几个工地,终于在北京郊区的通州次渠镇一处工地安定了下来。当时心里的热情似乎已经完全磨灭了,但是好歹经过几天的奔波和疲惫有个栖息之地了。
住的地方是一处破旧的废弃厂房,很大一个院子里面住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工友。我们十几个老乡安排住在一间屋里。我们是在一处建筑工地做小工,工地项目好像是商品住宅区。每天早上六点多就要起来干活,一直到晚上快天黑了收工。小工每天搬砖,运混凝土这样的活。
那么辛苦的体力活,吃的也是特别差。每天清水煮大白菜粉丝,放不多的油和酱油,但是饭量越吃越大。经常工地会不明原因的停工,唯一的消遣就是在宿舍睡觉打牌。我在宿舍久了呆不住,会经常在附近湖边走走,北京的春天也是特别的冷,湖里还有很多冰渣子,还可以看见漂浮的死鱼。偶尔晚上也会买一瓶二锅头就着花生米打发无聊的日子。
几个月过去,一个年轻人准备要身份证离开这里,原因是经常停工加上过重的体力活根本挣不到钱,还有这日复一日的毫无生气的工作。后来老板不让走,发生了矛盾,老板的亲戚一伙把这个人打了。听说这个老板有点钱和背景。有一天我和来自甘肃的老黄聊天,他已经这里干了好几年了。他说一年下来还可以挣个两千多块钱,比起在老家一家人种地好多了,他一个人出来,他妻子在家还是种那么多地。家里有限的收入,出来打工算是一笔额外的收入。家里几个孩子等着他一年的学费才不致于辍学。其实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来到城市讨一份工作,干着最累最脏的活,砌上一栋栋高楼大厦,自己却住在阴暗破旧的工棚里。那个时候在城市找一份工作是很不容易,所以即使是很脏很累的活都特别抢手,我想那个时候最不缺的就是劳动力了。在这些底层干活的人往往很麻木,沉重的体力活,微薄的工资,没有任何保障的收入,还不能生病受伤。在一首歌里有一句这样的歌词:最暴烈的流徙难道为了成就最温柔的小团圆。
这几天看到北京清退出租房的事,心里不免悲凉。居无定所的寒冬,高租房价,如果能留下下继续工作更好,很多应该是带着不舍离开了吧,为了大局安定的名义。在这个尘土飞扬的人世,原来我们最大的怀疑,总是最渺小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