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每天保持阅读的习惯
阅读是学习的其中一个重要途径。
当我们想要掌握一些新的技能,或者学习一些新领域的知识,阅读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不管你会不会看完这篇文章,我想做一个调查:
现在你用在阅读的时间和用来看视频的时间,占比分别是多少呢?
你是不是每天用在看视频的时间,比用在文字类阅读上的时间还要多?如果是的话,我建议你,最好增加你阅读文字的时间。
因为当我们的大脑习惯视频这些图像类的刺激之后,这时我们再去接触文字类的东西,我们就很难保持长久的注意力。
单纯的文字,是很难刺激到我们的大脑保持注意力的。但是,有时候深度的思考和学习,离不开对文字的把握和理解。
即便你看一些教学类的视频,如果你想要获得更好的学习,也需要对视频给出的方法进行思考和理解,而这些方法,就是通过文字转化来的操作步骤。
但如果你无法停留下来,对这些文字进行深入地“咀嚼”,好像看小视频一样,什么都看完就算,那么你就很难让大脑养成一种思考和学习的习惯了。
久而久之,你的大脑只会养成一种被动的惯性思考模式,让你整个人都无法静下心来完成任何事情。
所以,培养阅读的习惯,不仅仅是通过阅读学习知识,还可以让你学会如何变得更专注。每天预留给自己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去阅读,已经可以帮助你变得更好了。
02战胜你的恐惧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恐惧的地方,这不是问题。
问题就在于,当我们长期呆在自己的舒适区里,那么这就很容易导致我们对于舒适区以外的一切事物,都会感到恐惧。
之前我跟一个工作上的合作伙伴聊天,大家聊到一个问题,就是如今网络社交这么发达的年代,为什么我们还需要传统的社交方式呢?例如出来跟朋友聚聚会,聊聊天,吃吃饭之类的。
合作伙伴说:
因为网络上的社交,无论再怎么便捷和无距离限制,我们依然很难“参与”到别人的生活里面,获得他们的一些生活体验。
对于这句话,我真的深有体会。我一个在澳门工作的朋友,由于疫情的影响收入骤减,于是辞掉澳门的工作,回来珠海创业。
前几天星期六他邀请我过去珠海,参观他和朋友共同搞起来的办公室,期间听他们聊天,说接下来怎么运作公司,怎么接洽业务,怎么做好前期工作的投入等。在那一刻,我好像成为了他们的一份子,一起去策划创业似的。
因为我也有创业的打算,但由于一直在自己的舒适区里做着喜欢的工作,所以对于创业这件事我一直都不敢去迈出第一步。
但由于通过社交的方式,我亲身了解到已经在创业的朋友,是怎么操作这一件事的,于是我内心这种对创业的恐惧感,好像有一点消退的迹象,毕竟我了解到创业的操作流程。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如今网络社交这么发达的年代,我们还需要传统社交方式的原因吧!因为传统的社交方式,可以让我们走出舒适区,接触到那些我们呆在家里无法接触到的事物,经历一些网络社交无法带给我们的经历。
而正是这些对事物的新认知和新经历,才能够带给你持续的学习和进步,让你慢慢克服到舒适区以外的恐惧。只有克服阻碍我们前进的恐惧,我们才有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不管怎样,一定要战胜你的恐惧,让自己走出舒适区。
03升级你的技能
你觉得自己当前的技能,可以给你转化成多大程度的变现呢?是足够,还是可以更好?
大多数人对于自身的技能,一旦足够应对当前的生活或者工作,就不会想着继续去升级它们了,毕竟劳心劳力。
但如果想让自己技能做出更大的成绩,那么走出舒适区,持续学习升级自己的技能,就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了。
这里所说的“升级技能”,有两种形式:
01 对已有的技能进行升级
例如尽管我会写作,但我并不是所有类型的文章都能够写得得心应手,所以如果我想自己的文章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我就需要升级自己的写作技能。
02 对自己拥有的技能数进行升级
例如尽管我有写作这个技能,但我还缺乏视频制作技能,为了让自己的知识分享获得更好的传播和变现,那么今后我升级技能的方向,就放在了视频制作的学习上。
所以,一个保持学习大脑的最好方式,就是不断升级你的技能。一方面为了通过学习更新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从中获得更大的回报。
想一想,现在你觉得自己需要更新哪些技能,或者需要学习什么样的新技能呢?
找出来,然后投入时间去升级它们吧。
04直面自己的缺点并积极改变
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
有些缺点不伤大雅,对自己和他人不会造成太严重的影响。但有些缺点,如果继续听之任之,这就会对我们的发展造成相当大的阻碍了。
你想一想,当前你身上的哪些缺点,限制你变得更好?
就我自己来说,由于以前我是一个内向、自卑、沉默寡言的人,所以不管有什么样的想法,还没有开始就认定自己做不成,会失败,也没有勇气去争取,导致自己有好几年的时间,白白错过了很多东西。
后来痛定思痛,决定克服自己的缺点,改变自己的性格,锻炼自己的口才,于是我的人生发展轨迹慢慢发生了变化,让我敢于放弃香港积累的资源,回来内地工作。
所以,有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直面自己的缺点,并积极改变。毕竟有时候,“性格真的会决定命运”。
当你用带着缺点的固有方式,都无法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好起来,那么无论你努力多长时间,这种命运的发展轨迹都不会有多大的改变。
但如果你改变自己的缺点,先让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人,那么基于这一点,你的命运可能就会产生些微的变化,最终积累下去,改变你的整个生活。
那怎么改变缺点呢?
1.首先用思维导图,把你的优缺点全部都列出来;
2.然后思考哪些缺点对你造成阻碍,限制了你;
3.定义理想的自我,找到改变的方向,然后结合方法去学习和调整。
例如你是一个没自信的人,这一点限制了你的发展,你想变得更自信,那就要思考:为什么你没有自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到底是能力不足?还是对自己的外表不满意呢?
知道原因后,就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定义一个可行的“理想自我”,以此提升自己的能力,修饰自己的装扮,培养自己的气质,让自己走出来有足够的底气。
你不可能一下子就变了样的,但只要你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你就会慢慢积累到自信,最终潜移默化中获得改变了。
05培养一个新的习惯
为什么要培养习惯呢?
因为当我们做事的方式,变成自身的习惯之后,我们就能够通过大脑自动去运作,而无需耗费太多精力去处理了。
例如你学习驾驶,当你拿到驾照之后,意味着你已经培养出一个新的习惯。这时你上路驾车,就不用想着怎么打方向盘,怎么踩刹车,怎么控制油门等。
这些能力,已经变成你的习惯了。你无需对此投入过多的精力,都能够控制好车辆,你只要把注意力投放在路况和一些突发情况上就行。
在这种习惯的加持下,你根据每天的驾驶情况反馈,针对性地继续升级自己的驾驶技能,如同文章开头所说的那样,那你就比其他不这样做的人,更加聪明了。
当然,培养习惯不是容易的事情。想要让我们的行为变成一种固定习惯,有两件事需要做到的:
第一,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所有习惯都围绕目标构建;
第二,为那些需要培养的新习惯,构建出相应的触发事件。
第一点就不用多说了,毕竟有了一个清晰而具体的目标,我们才能够知道自己要去做些什么事。而为了做到这些事,又需要养成哪些习惯。
好比你设定一个“每天阅读”这个目标,那么要实现这个目标,你需要有哪些习惯呢?诸如什么时候看书,临睡之前,还是晚饭之后?还有要看多久呢?半个小时,还是一个小时?这段时间,你能不能不玩手机,不被社交媒体打断呢?
知道我们需要培养哪些新习惯之后,接下来我们就为这些新习惯构建出相应的触发事件。
所谓“触发事件”,就是“触发你行动起来执行习惯的事件。”
你可以通过视觉、听觉、感觉来构建这些触发事件。
比如贴一张每天的行事计划表,放在醒目的地方,让自己看到;
听觉,设置一个手机提示铃声,时间一到就响铃,提示你去行动;
压力,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结果,如在一个月内,完成这本书的阅读等等。
坚持下去,你就养成一个新的习惯了。
06实践学到的东西
阅读,观看视频或参加讲座去学习,几乎都是一个结果——众所周知,我们接收到的大多数信息,都会在48小时内就被忘记掉。
而让我们大多数人无法获得想要的成功的原因是:
我们学到知识和了解到情况后,没有采取行动,实践学到的东西。其结果是,我们什么都不会改变,现状依然存在。
运用自己学到的全新技能,有时确实会引发我们的恐惧感。因为这会让我们的能力和智商产生自我怀疑,所以宁愿在熟悉的领域,获得信心。很明显,这不会帮助我们变得更好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学到的东西,自己找机会也好,创造机会也好,总之要把学到的运用出来。
实在不知道怎么找,那么帮助我们建立应用新知识的信心的一种方法是,与那些没有相关经验,支持并且了解你正在学习的技能的人,一起建立练习新技能机会。
把自己当做是一个“导师”,尝试教导这些人那些你已学到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帮你更好地熟悉新的技能。
研究表明,当我们向他人教授所学知识时,我们会从中学到更多,并提高了更有效地应用新技能的能力。
那么久而久之,我们就能够把学到的东西深化在自己脑海中,让自己的能力就慢慢得到提高。最终,我们就完成了一个自我增值的流程,变得更好了。
希望我们大家都能从现在开始,给自己增值。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日复一日,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