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做,就对了:斯坦福大学未曾公开的成功课》。
成功听起来是一个很大的词,每个人的定义都不一样,但不论怎么定义,都绕不开一个词:行动。如果没有行动,什么都是空谈。
所以今天的内容,主要关于行动。我们分3点来和大家分享:过多的信息会抑制行动,发现水的并不是鱼和最小成本试验法。
①『过多的信息会抑制行动』
在传统假设中,我们总认为选择越多越好,商家们也热衷于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先来看个实验。
研究者在一家杂货店的两张桌子上分别摆上了果酱。一张桌子上包含6种口味,另一张桌子上的口味则多达24种。结果发现,只有6种口味的那张桌子果酱销量是另一张桌子的10倍。
最终表明:在面临过多选择的时候,消费者宁愿直接选择放弃。
大量的研究显示,做决定本身就需要消耗行动的能量。所以,千万不要以为选择多是好事,挑花了眼的结果就是什么都做不成,导致行动无疾而终。
②『发现水的并不是鱼』
英文里有一个词组,很是形象生动,叫做“think out of the box”,可以翻译成“跳出盒子去想问题”。
盒子,意味着你现在所处的环境。跳出盒子,就是走出你的习惯和固有的思维方式,拥抱新的可能性。
书中提到一个例子,当戴姆勒的设计人员在汽车空气动力学的问题上止步不前的时候,管理工程师带着他的团队去了自然历史博物馆观察了一天的鱼。后来,正是通过模仿一种鱼的大小和骨骼结构,他们成功地解决了困扰许久的问题。
还有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在国外生活过至少三个月的人在创业和发明新产品上成功率提高了35%。”
如果你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也遇到了瓶颈,不管是有问题难以解决,还是对当前的境况不满意,我们都建议你跳出你所处的“盒子”。你可以去尝试一家从未吃过的餐厅、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甚至是去逛逛你从未去过的公园。
总之,做一些不一样的事儿,拓展你的体验边界,你就可能对当前的问题有不同角度的认识。
③『最小成本试验法』
在精益创业中,有一个概念,叫做“最小可用品”。
对于一部电影来说,最小可用品就是故事大纲。大纲通过了,才能继续丰富整个故事。
那么在创业中,这个概念讲的就是当你有一个你自认为很棒的构想时,不要试图把资源、精力一股脑儿全投进去,而是要用最低的成本做出一个简化产品,快速获得用户的反馈,再加以改进。
打个比方,假设你觉得在商场里摆上自动鲜花贩卖机是个好生意,你没必要搞上千台自动鲜花贩卖机,北上广的商场里都去放一个。你可以先找两三个商场,先测试一下客户群体对鲜花的需求有多大。
这个概念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其实就是当你有一个设想以后,不要急着铺大盘子,要等到你的设想被验证以后再付诸进一步的行动。
比如你要换工作,又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另一份职业,你可以试着先去接触那个圈子的人,或者找一份兼职、实习来试试。如果你想要换一个城市,就先去目标城市住一周或者一个月,而不是一股脑儿把家都搬过去。
总结一下:在做决定的时候,不妨适当地收缩选择范围,别挑花了眼;当工作生活遇到瓶颈的时候,拓展体验边界比执着于问题本身更有效;不要追求一步到位,以最小成本试错才是提高成功概率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