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山下英子写了一本书,一经推出就风靡全球,也让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物质欲了,那么什么是断舍离呢?
物品要用才有价值——是为断
要意识到物品的数量和质量,要斩断用不完的物品、多余物品的流入。
物品在当下需要——是为舍。
对不需要的东西可以选择赠于他人,放下对物品的留恋。
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 ——是为离。
总的来说,断舍离就是“减少、分类、收纳”。
从时间轴上看物品
想一下现在堆在家里的东西是过去、未来需要呢?还是现在呢?
朋友送的礼物,舍不得扔,一直放在那里,属于是过去的东西。
不扔一件东西,害怕以后用的着,这属于未来的东西。
但无论怎样,都让我们觉得收纳起来很麻烦。
只有对当下的自己合适且必需的东西,才留在你自己的空间里。比如是当季的衣服,正在学习的资料等等。
我们可以粗略地把它们分成日常和非日常两类。那类使用频率低的物品,换季的衣服、电扇、棉被等等,就可以把它们整理收纳起来,等到用的时候才拿出来。
东西要用才有价值
当我们不舍得扔一些东西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些东西本该有的价值也都没有了。比如,我们看过的书呀,可以把它送给朋友,又或者是捐给山区的孩子们,他们会多么快乐,多么珍惜啊!
捡便宜心理和折扣的陷阱
大部分人喜欢在商家打折的时候买很多东西,比如番茄酱等等,但买回来就放在那里了,也不怎么用,这无疑间也加重了收纳负担。
一切从扔东西开始
大家到底有没有那种已经不需要、不合适了,但却一直留着的东西呢?比方说穿在身上会让自己浑身不舒服的衣服之类。
这些东西虽然“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可却还扔不掉,一直留在家里。
把它放到自己看不见的地方,就这么搁着?
虽说一样东西,你把它扔在一边放起来。到了遗忘的地步,那它无论是以何种形式被收留着都没什么意义了。
关注不扔东西造成的损失
东西越多,人就越是容易陷入“必须要管理”的状态,就总会逼着自己去收拾。
可是人一旦忙了起来,就怎么收拾都收拾不完,最后物品四处泛滥、人也累得不想动弹的状态。
所以,把家里维持到一个能够经常进行简单打扫的状态,是一件非常轻松愉快的事情。
试着使用高于自我形象的物品
断舍离并非提倡清简的生活,控制了物品的数量,就可以提高它的质量。比如衣服,你可以买贵的,以前不敢买的。但却很舒服上档次。当你学会爱自己了,别人也会爱你。
断舍离是一种生活态度,当我们行动起来后。会发现原来生活可以如此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