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如今,我一听见“嗡儿,嗡儿”的声音,脑子里便显出一弯残月来,黄黄的,像一瓣香蕉似的吊在那棵榆树梢上;院子里是朦朦胧胧的,露水正顺着草根往上爬;一个灰发的老人在那里摇纺车,身下垫一块蒲团,一条腿屈着,一条腿压在纺车底杆上,那车轮儿转得像一片雾,又像一团梦,分明又是一盘磁音带了,唱着低低的、无穷无尽的乡曲……
这老人,就是我的母亲,一个没有文化的、普普通通的山地小脚女人。
背景阅读资料:https://shimo.im/docs/AktKwgLEusIy4SeY/ 《(节选纺车声声)母亲——贾平凹》
【分析】:
1、通过象声词“嗡儿,嗡儿”的声音,想起了母亲。作者没有直接说自己的母亲很辛苦,而是应用场景的描述让我们能感觉到母亲的辛劳。
2、应用了比喻和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
3、这老人,就是我的母亲,一个没有文化的、普普通通的山地小脚女人。这句话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刻意练习】:
如今,我一听见“哗啦,哗啦”的声音,脑子里便显出一点灯光来,暗淡的,像一双无精打彩的眼睛;屋子里昏昏暗暗的,时钟正努力的摆动;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在那里看书,身下坐着个棉垫子,两条腿盘在一起,那翻书的声音像下雨声,又像风吹落树叶的声音,分明是一首音乐,唱着高高的、连绵不断的山歌……
这老人,就是我的老爷,一个爱看书、勤俭节约的农民。
【对比思考】:每当听见“哗啦,哗啦”的声音,会想起老爷,通过暗淡灯光的描述突出老爷是个节俭且喜欢看书的老人。应用了比喻及拟人的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