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说过一句话:“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这句话来源于他的绝笔之作——《死》,也是他遗嘱中重要的一条。
意思是说,那些一边损着别人,一边要求对方“不能报复、要宽容”的人,千万不要和他接近。
因为这样的人,才是最“恶”的人。
有一位女诗人,出了一本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她在这本书里写:“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
她写出了如此美好的诗句,却一直生活在人间炼狱。
出生时由于缺氧导致脑瘫,她一生行动不便,高中时辍学回家,然后被迫嫁给了一个没有感情基础的男人。
这份婚姻给她带来了更加绵长浓烈的痛苦—丈夫是个流浪汉,没有工作也没读过书,脾气非常暴躁,常常按住她的头使劲儿地往墙上撞,直到自己解气为止。
当她独自熬过了无数个艰辛的日夜,终于攒够了稿费要离婚时,丈夫不仅向她索要100万的离婚费,还肆无忌惮地中伤她。
外界也对她口诛笔伐,说她“忘恩、不该离婚、有了钱就要抛弃曾经同甘共苦的丈夫”。
可是从来没人愿意了解她曾经受过的伤害。
有人说过一句话:“看客们都喜欢原谅和救赎的戏码,都喜欢圆满的结局。”
但真正成熟的看客,是知晓别人的难,所以不会随便指责,更不会随意中伤他人。
不知他人的苦,就别劝他人大度。
不了解情况就大言不惭地评价,用自己的道德标准去“绑架”对方,这不仅是一种“伪善”,更是一种无知。
对于那个被伤害的人来说,不报复,就已经是最大的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