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在读的《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书好薄只有一百多页,但事关写作,书中的内容简洁有力,没有鸡汤也没有废话,书中所提供的方法,适合所有正在学习写作的人,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本能让我把案例读进去的书。
作者布兰登·罗伊尔说:写作最重要的原则,是让观点得到充分的论证,细节则使文章更可信、更难忘。
笨拙如我:一直在学习书评写作,老师的课也听了,每天也都在阅读,但等到输出读书笔记的时候,却是不知道从何写起,两眼一摸黑,周末的书评作业更是无从下手。好不容易写点东西出来,自己都不愿意多看一眼,感觉就像是单纯在梳理知识点,没有鲜活的素材,没有个性化的思考,没有自己的观点和评论,干巴巴的说教,谁会喜欢?
老师说,写书评不能面面俱到,你把知识点罗列得再多,但是缺乏论证和素材案例的支撑,你的文章内容就不会多丰满,干瘪、无趣的文字,又怎能调动读者的阅读积极性?
新手写作时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文章太“干”,通篇只有观点,缺乏案例和细节,没有强有力的论据支撑。那么在写作中,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呢?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中提供了两个技巧,值得学习实践。
1、支撑所说内容
首先,要使用准确、具体的词汇支撑所说内容。模糊的语言会弱化文章主题,读者要不断地去猜测你要表达的含义,也就无法专注你的观点,选择准确、描述性词汇会让文章更有力。
比如你写苹果的味道,“苹果很好吃啊,酸酸甜甜的。”这样写没毛病,但是很一般。
如果你写:苹果的味道很美,苹果小时候的味道是非常涩的,没成熟时,味道又是非常酸的,咬一口,酸味会使你全身发抖。成熟后的苹果就不一样了,黄色的果肉绝对会让你“口水流下三千尺”,咬一口,甜甜脆脆,清香扑满口腔,一个字“爽”!
这样的细节描写,是不是能让文章更生动、更叫人难忘?
其次,引用精准事例。写作中泛泛而谈,内容过于浅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充足的证据来支撑你的陈述。“没有论证的陈述应当受到无理由的反驳。”
比如你写“我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那你能用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你的这项品质吗?
你可以说:我每周都会组织朋友、同事间的聚会活动,让大家有更多的机会愉快相处、互通有无,我也很乐于帮助大家化解矛盾,很多朋友都愿意跟我聊天说心理话,我基本上就是大家的“主心骨”……
好作品与普通作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你是否使用了准确、具体的例证。
2、让例证个性化
增加个性化的例子,能使文章更难忘。个性化的例子在表达上经常使用第一人称“我”。
“我”这个字有很强的代入感,读者是很乐意在一篇文章中“感同身受”的,如果读完作品之后,他们能很容易联想到自身的经历,并因此与作者发生联系、产生共鸣,那这样的写作就是非常成功的。
具体、详实的个性化例子,会给读者一种感受:“作者本人在这样或那样的情境下会如何处理”。
比如,“丽丽很忙,没时间玩”,是一种宽泛的陈述,但“白天在公司工作,晚上回家以后,丽丽还要抽时间陪孩子读绘本做游戏,并设定第二天的工作计划”,就是一种表达了相同观点的个性化陈述。
详细的支撑论点,是“呈现,而不是述说。”
个性化的例证,还可以能过插入名人轶事,引用名人名言等来实现。当然,这些故事、金句也得为论证观点服务,不可偏离中心。
此外,运用类比、明喻和暗喻等写作手法,来阐述不同事物的相似性,或者对两种事物进行联系和比较,也能更好地帮助读者理清关系,进而让文章更生动有料,观点更清晰易懂。
总结:“要有深度,就必须要深入论证观点“。观点可以犀利,但论证更需充分。用细节和具体的事例来支撑你所说的内容,才会更有说服力,才会让人记得住,并认同你所说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