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很多人说,育儿的书看了不少,可遇到事情还是忍不住用“吼”来解决问题。想想自己,虽然总体来说一年比一年心态好,跟娃的正面冲突也越来越少,但依然做不到淡定自若。看书的时候觉得“太对了,划重点,记下来”,听课的时候恨不得下一刻就把老师讲的马上用在自家娃身上。然而,等家里的熊孩子又给我“找事儿”了,心里的火还是会蹭蹭蹭往上窜。小火苗还能靠深呼吸暂且压住,但几次下来,小火苗攒成了蓄势待发的大火种,一触即发。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里说,真正想吸收育儿知识并能运用于实践,有一个大前提——教育者本身内在是富足丰盈的,是被治愈的。当一个妈妈本身内在很匮乏,情绪起伏比较大,哪怕学习的时候道理都懂,真正面对事情的时候,理性脑也会迅速被情绪脑给压制。毕竟情绪脑已经出现约2亿年,而理智脑才出现了约250万年,这个差距,绝对的碾压。
所以不管是课程还是育儿书籍,传授的各种“话术”“技巧”“方法”等等,说到底都是“术”,治标不治本。真正治本的方法,而且是能够让各种“术”活用起来的方法只有一个——疗愈自己,说的通俗点,就是先把自己过好了。去学习认识自己,对自己的内在进行探索、疗愈。
想到以前看过一个视频,一个大杯子里面装了水,边上一圈小杯子都想从它这里分到水,可是没倒几次大杯子里的水就没有了。这是上方出现一个大水壶源源不断的往这个大杯子里注水,大杯子的水满了,溢出来了,这时边上的小杯子甚至不需要凑近就都受益了。这个大杯子就是我们自己,杯子里的水就是我们自己的爱和能量。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孩子,但当我们的爱和能量有限时,即使强行分给孩子也是有限的,而当我们自身有源源不断的爱和能量来源时,不需要我们额外去做什么,身边的孩子自然而然就会被影响。
把关注点从孩子身上转移到自己身上,努力让自己变得平和、丰盈,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除了会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孩子的成长就是水到渠成的“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