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红星照耀中国》|美国记者的红色老友记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第一次听到,是在家人的口中,饭桌上长辈大力推荐这本书,于是我就一直对这样一本听上去或许是讲述革命理论的书感到好奇,因为本人对于一味的陈述革命理论的书感到有些抵触,所以阅读的计划一再搁置。如今的课程上恰好有阅读的需求,所以我便重新找来这本书,一探究竟。

        《红星》这本书阅读完开头,便让我有些吃惊,因为这本书与我所欲想的内容完全不一样,斯诺作为一名美国记者深入当时被称为“赤匪“的红军内部,本以为只是一些所见所闻的堆砌以及带有美国视角的暗暗贬低。却不想,斯诺用一个中立、客观的视角来描述它的见闻,甚至还让原本陌生、遥远的后来的十大元帅们的形象更加鲜活、立体。这些描述看似简单直接,但是却在无形中将这些闹革命的青年们的血性和激情展露无遗。就像斯诺在第一章中插入的一篇”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中所写:

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是什么支持着他们?是什么样的希望,什么样的目标,什么样的理想,是他们成为顽强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战士的呢?

这些问题在书中可以找到线索。中国共产党是一支有激情、有组织、有恒心的队伍。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艰苦的奋斗中被寥寥数字概括的真实和苦痛以及面对日军和国民党各类冲突后的细节,其中的记录更像是我们借用斯诺的眼睛看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有一种跨越历史和时空的感慨。

  在书中,上到“依旧从容不迫”老迈的村民,下到“穿着大了好几号制服”的孩子,无一不是坚决而热情地信任着这个初生的党派。斯诺通过外国记者的身份历经千辛万苦自“白区”一路西行,一路上他遇到了每一个人,都是他采访的对象,无论当地的农民、工人,还有红军战士,还有“红小鬼”。斯诺通过一系列的采访,通过记录他们的讲述、行动、以及当时的生活状况,以一名记者的名义向外宣传真正的共产党、真正的红军状况,传达共产党、红军的思想,使外界消除对中国共产党、红军的风言风语。这其中,斯诺对于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和徐海东的采访尤为仔细,这也成为了后世人们研究毛泽东思想和打仗的相关理论的重点参考。这本书也在后来在世界掀起巨浪,推翻了曾经外界看待中国的“迂腐麻木”“懦弱愚昧”的形象,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蓬勃新生而有强行动力的新形象,他们用热血和激情点燃了革命的火焰,创造了革命的奇迹和一段峥嵘的历程。

斯诺第一次见毛泽东时,便对这位青年人有了深刻印象:

“他好象同中国其他地方的胆怯的农民不属于一个族类,一双炯炯有神的快乐的眼睛含着一种挑战的神情,还有一定的吓人气派”。

更是在采访毛泽东时,毫不掩饰自己对这位革命者的尊敬和赞美——“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的研究,他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个人习惯和外表落拓不羁,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都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他不仅为苏区所征服,更被这一群昂扬、有信念的年轻人所征服,他感叹毛泽东出神的洞察力和预见性,是革命和农民之间的重要纽带,一定程度上为后来的革命做好了铺垫。

在采访中,还有两位人物,功绩卓绝,为革命殚精竭虑,他们就是朱德和周恩来。朱德在斯诺的采访中了解到,这个后来的总司令从前也和普通人一样,在一所学校中担任体育老师,但是见证了种种战乱的朱德爆发了一种强烈的军事救国、革命反帝的情怀,他苦苦寻觅着一个组织,可以带领他找到革命和中国曙光的组织,于是在出国的寻觅中机缘巧合下找到了当时正在探索共产主义理论的周恩来,这才让这样一位差点“报国无门”的年轻人找到了报效国家的道路,为中国的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样一位总司令,不仅在打仗上有着卓越的军事技能,更是在人格上有着巨大的魅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的长征中,他部下的军队在西藏的冰天雪地之中,经受了整整一个严冬的围困和艰难,除了牦牛肉以外没有其他食物,而仍能保持万众一心这必须归因于纯属领导人物的个人魅力,还有那鼓舞部下具有为一个事业英勇牺牲的忠贞不贰的高尚人格。斯诺对于这样一位可以称得上中国革命史上罕有的杰出军事领袖无不佩服和感慨,在那样艰难的长征后,还能在跌倒后再次卷土重来,东山再起,这样的能力,让即便是观者的我也叹为观止。

斯诺在书中还详细地记录了周恩来的种种事迹,斯诺这样写这位“造反者“:

“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魅力和领袖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

“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斯诺在第一次见周恩来时便对这位会说英文的革命者感到惊叹和感慨。而在深入交往后更是对周恩来敬佩不已,因为周恩来本非无产阶级,他是资产阶级出身,但是他沉入这场浩浩汤汤的革命之中,无疑是在自我斗争、自我革命。但是他依旧不改他革命的初心,一路革命,奔赴一场又一场惊险的战斗。

在个人看来,埃德加·斯诺在书中的一段话让我尤为深刻:

“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最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

他见过了目中清澈澄亮的红军战士们,看过穿着打满补丁衣服的毛泽东,看过曾经是公子哥的周恩来睡着土炕,也见过林伯渠用绳子绑着丢失一边镜腿的眼镜。这样恶劣的环境倒是把这群革命者的心打磨得更加剔透,更加坚韧,斯诺在这趟西行之旅中感到无比的神奇,这股顽强刚毅的力量震撼着他。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一书中采用的是最平实朴素的陈述方式,他写他的所见所闻,他以“第三者“的中立态度,尽全力地去还原这样一个被歪曲、被传得有些”妖魔化“的红色政权。他的记录,在原本平实干枯的历史中添加了饱满和沙砾般的真实质感,带着血肉,让我们看到了被历史的黄沙盖过的故事。在书里,往日的领导人们褪去了革命的锋芒,也会有像常人一般的打牌、聚餐、唠嗑等等行为。斯诺用这样的形式呈现出了一个具有人文情怀和红色星火的革命根据地,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般感受到战场和家中后院中自由切换的自由和自然。私以为,《红心照耀中国》这本书,万不可被它的名字所欺骗,这是一位革命老友埃德加·斯诺的纪实,也是一段峥嵘艰辛历史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376评论 6 49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126评论 2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6,966评论 0 34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432评论 1 28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519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792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33评论 3 40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01评论 0 26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43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488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26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292评论 4 32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896评论 3 31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4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77评论 1 26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24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494评论 2 348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