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稿
夏海芹
岁末年初天寒地冻的今天,我们三所学校的语文老师能聚在一起讲语文话语文,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们爱语文。能留下来继续评课的则更爱语文。今天的相聚纯属民间行为没有官方参与。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自己对各位姐妹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大家都知道,楼村中学语文教研组在咱县是一枝独秀。红豫姐亲自带队,楼村语文组成员全体到来,这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一初中人才云集,众姐妹调课前来,十分感动。
近一段时间,看了一点黄厚江老师的书。黄老师执教高中语文,在语文界人称“黄老邪”。初中老师读黄老师能读出厚重来。今天我试着用黄厚江老师的一些观点对三节课作一下点评。
一、用语文课的“适度原则”评一下郭仙老师的作文课。
请郭仙老师来上这节作文课,实在太值了!“如何表现人物心理”是今年很热的一道题。2016年河南中考记叙文阅读《母亲养蜗牛》第10小题,“细读文中画横线句子,任选一个角度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心理的”,郭老师的钻研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要说的是“量”的适度。所谓“量”,就是课堂容量。过于追求课堂大容量,超过一定的度,课堂就会臃肿;容量太小,课堂就会干瘪。郭老师整节课紧紧抓住“内心独白”这一教学核心,辅助资料也都来自教材本身,先温习了《最后一课》《秋天的怀念》《散步》等旧文,又获得了新知,学生在熟知中领悟到了未知。然后由三个情境小练笔串联课堂。课堂容量很适宜。
第二是起点的适度。
指的是一节课最初导入的起点。大家看郭仙老师本节课的起点,先用一个词形容心情、再用一句话形容、后用几句话描述心情,起点很低很浅。但三个环节推进的很紧凑,词、句、句群,三个问题过后走进课堂,大家会发现,课堂的起点实则高而深了。
第三是序的适当。
序,即一节课教学内容的排序。郭仙老师的课,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出教学环节序列的层层递进。从“人物内心独白”到“由外物触发引心理”到“左右为难展心理”再到“五味杂陈展心理”,环节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推进。
第四,活动的适度。郭老师的课堂调动学生方法丰富多彩。如,导入的小游戏。我知道郭仙老师师承周枫林老师,所以开始的小游戏我们看到了周枫林老师的影子。再如,郭老师激趣的方法。她对学生说,“早听说夏老师带出的学生优秀,我软磨硬泡夏老师才让我来上课,只给我46分钟的时间”。这招实在厉害!孩子们听了心里该多美呀,他们不知道,其实这节课是我软磨硬泡才请的郭仙老师来上的。大家看,郭老师多智慧!
第五,质的适度。说的是教学的难度和深度要适度。我个人感觉本节课对九年级学生来说,稍浅了点儿。
总体而言,郭仙老师的课,课堂起点看似浅实则深;课堂环节排序科学合理;课堂容量适量适度,是一节恰当适宜的好课。
接下来从语文课的“语文味”的角度来评一下徐艳霞老师的《奇妙的克隆》。首先是语文老师自身的语文味。徐老师最让我敬佩的是她的“说”。独特音色,语言幽默,自有特色,今天我们看到了徐老师沉稳大方的教风。其二是课堂氛围的味儿。好的语文课课堂氛围里有浓浓的语文味儿。即使是理性思维很强的说明文也有独属于说明文特质的语文味儿。徐老师的课堂设计让枯燥沉闷的说明文变得生动有趣,但语文课的味道不够醇厚。其三是处理教材的味儿。实际还是教什么的问题,这最能考察一个语文老师的能力了。徐老师是如何处理教材的呢?本节课由两大板块组成:知内容和写想象。课堂从5:10开始,导入两分钟。导入从孙悟空拔猴毛变猴子开始,起到了激趣的目的。从5:12到5;37,二十五分钟徐老师带领学生知内容,或动手演示或分组朗读或观看视频,方法很多样。但说明文的文本特质、说明文事物的特征、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的特点都少有涉略。
说明文是授人以知的文体,我们将授给学生什么知识呢?一篇文章在我手中会怎样处理?怎样上出独属于我个性特质的课?这些值得每一位语文老师深思。
最后说一下王小小老师的课。王老师是一个既有追求又敢于实践的老师。我想从课堂节奏的角度来评一下这节课。
王老师这节课是《皇帝的新装》第二课时。童话的情节是第一课时已学过的知识,所以此环节课堂节奏就很快。到朗读环节课堂节奏就缓下来了,细致起来了,从句式、语气、标点,细致入微的品反反复复的读。此环节,王老师极富激情,完全投入,课堂很有感染力。于学生于王老师于听课老师都是一种享受。接下来,“心装”主题的提炼,让课堂的节奏奏出了最强音。
整节课扬得上去又沉得下来。最值得称赞的是文本读得够细,这表明老师解读的功底扎实。虽然最后课堂匆匆结束,但整个课堂节奏,时缓时急快慢有序,是一节值得研讨的语文课。(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