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今天为你推荐的书是《深度工作》。
你是否经常有这样的烦恼:
经常觉得自己很忙,有做不完的事,但事后却发现自己做的事,都是些琐碎的小事,产生的价值有限,工作也一直碌碌无为,毫无起色。
有时候想好好工作或学习,却不由自主地打开了微信、微博或抖音,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最后为白白浪费掉的时间感到无比的内疚和自责。
那么,《深度工作》这本书能从根本上解决你这些烦恼,能有效地提升你深度工作的能力,能让你在这个信息碎片化时代,成为一个无可取代的人。
这本书英文原版2016年在美国出版,一发行就占据了亚马逊美国网站的职场励志书榜首。
这本书的作者是卡尔·纽波特,他是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乔治城大学计算机科学副教授,畅销书作家。
他还是一位人气博主,创办了在美国广受欢迎的博客“学习黑客”,致力于为大家破解工作和学习领域的成功模式。
介绍完这本书的概况和作者之后,下面我们分三个部分来学习一下这本书:一、什么是深度工作,深度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二、为什么我们大部分人无法做到深度工作?三、深度工作的4个准则。
一、什么是深度工作,深度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深度工作指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工作,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此类工作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且难以复制。
这种工作方式,不仅让你在工作时心无旁骛,专注提升个人技能,把个人的认知能力和思考能力调动到极限,创造具有创造性、高价值的工作结果。
与之相对应的是浮浅工作,也是就是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工作,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创造太多新的价值,且容易复制。
深度工作,是信息碎片时代的自控力、专注力、精力管理和时间管理指南,是在新经济形势下取得成就必备的核心技能。
如果我们个人不培养深度工作的能力,就很有可能随着技术的更新而被时代所淘汰。
二、为什么我们大部分人无法做到深度工作?
1、最小阻力原则
最小阻力原则就是我们大部分人在选择工作的时候,容易从最简单、阻力最小的工作开始。
比如写一条朋友圈要比写一篇文章要容易得多,我们肯定就会先写朋友圈。
根据最小阻力原则,如果人们长时间在低价值的工作中切换,再回到重要工作时,注意力很难集中。
如果我们刚写了一条朋友圈,之后开始准备写一篇文章,当我们刚开始切换任务时,我们的头脑中仍然会出现刚才发朋友圈的记忆画面。
而写文章这个工作本身就需要消耗特别多的脑力,这样一来,因为任务的切换,我们的脑力在不知不觉中被一点点消耗了,所以我们就会觉得写文章这件事更难了。
2、忙碌代表生产能力
很多人认为,忙碌代表生产力,只有忙碌才能有产出,才为公司创造了价值。
比如2013年雅虎新任首席执行官玛丽莎·梅耶尔认为:如果你看起来不忙碌,我就认为你的产出不高。
这种认知偏见就会导致我们无法进行深度工作。
三、深度工作的4个准则
1、工作要深入
工作要深入,作者介绍了4种工作模式:禁欲工作模式、记者工作模式、双峰工作模式、节奏工作模式。
禁欲工作模式:切断一切与外界联系的媒介,将自己封闭在别人联系不到的地方。这种工作模式适合自律的自由职业者。
记者工作模式:能随时随地都能进入工作的模式,比如在跟别人聚会、闲聊时,挤出20分钟或1小时左右的时间,马上进入写作状态。
双峰工作模式:把个人时间分成两块,像两个山峰一样,一块用来做深度工作,一块用来处理浮浅事务。比如,你可以每周4天做深度工作,3 天做其他事务;
节奏工作模式:将深度工作转化成一种简单的习惯,创造一种工作节奏。比如每天早起两个小时写作,每天坚持,形成自己的习惯。
2、拥抱无聊
如果我们在无聊的时刻——比如排队的5分钟、等朋友的时间、上下班的路上,都用智能手机来打发,我们的大脑就可能养成了不断分心的习惯。
如果我们总是不断分心,当我们想深度工作时,却很难实现最大程度地专注了。
3、远离社交媒体
如果我们在工作前发了一条朋友圈,当我们开始工作时,我们心里总是会想去看看有哪些人给我们点赞和评论了,这样就很难专注于当前的工作了。
因此,要想深度工作,远离社交媒体,必不可少。
我们可以选择关键的少数几个网络APP来使用,把不常用的APP都卸载掉,不要用网络来消遣,这样就可以夺回我们的注意力了。
4、摒弃浮浅
这一策略重在使我们认识到,每个工作任务的深浅度,以便将更多的精力倾注于深度工作,能让我们更尊重自己的时间。
计划好一天的每一分钟,分析每一项活动的深度,下班之前结束工作。这样可以让你劳逸结合,更好地进行深度工作。
我们可以准备一本笔记本,提前规划好每个工作日的工作安排。当然这样的工作安排也可以因日程的变化而变化。
以上就是我大致总结的深度工作的4个准则:第一,工作要深入;第二,拥抱无聊;第三,远离社交媒体;第四,摒弃浮浅。
好了,由于时间的关系,以上就是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大概总结,难免有疏漏或不详尽之处,敬请谅解,希望能帮到你。
如果你有所收获,可以收藏起来或点个赞支持一下,你的支持是我持续进步最大的动力,你也可以分享给你所关心的人。
如果你对我推荐的这本书感兴趣,想进一步深入学习这本书,可以关注并私信我,我可以免费把这本书的全书拆书稿发给你。
我是一名读书人,除了读书,我一无所有。我立志于做一名终身学习的荐书官。
最后,再次强烈推荐读一下这本书,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