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可能是个有些负性的词,但它却又时常在我的生活中露脸。
在面对一些自己不喜欢、不熟悉、产生压力的情境下,逃避总是不请自来,甚至很多时候我并没有察觉到它已经在代替我的理性在处理问题。作为自我防御机制的一种,逃避是藏在潜意识里的,能有效减少情境压力,迎合了我对安全感的需要。
刚刚花了一些时间梳理了一下自己的逃避行为,发现了以下一个规律,由于无法接受自己是个缺乏恒心、随便放弃的人,我会想办法合理化地拒绝。强调!合理化也是一种防御机制啊。一般逃避流程是这样的,首先是因为面临压力,主观上想拒绝,这时为了使我的人设不会崩塌,就会把客观原因扩大,让自己的逃避行为得到别人的认同。如果逃避以后结果在预想中是乐观的,那么会加快这一过程的进展,如果结果是毁灭性的,估计前面的一段过程会自觉地停息了。毕竟生活还是很现实的。
印象中几次比较重大的逃避都符合以上规律。
初高中时不愿意去上学,一到临近开学的时候就会开始焦虑。这是因为初一的一些经历,导致学校的人际环境让我觉得很有压力,我不想再去面对。虽然想到过很多逃离的方法,但是因为我对大学的执着和家人的阻挠而没有成功,自己也在一定程度明白这个逃避对我的影响很可能是毁灭性的。后来高中时人际恐惧加学习的焦虑,身体出现了点问题,这成为我偶尔能逃离学校的一个救命草,而且我当时觉得自己有一定的自学能力,逃避结果还是比较乐观的。所以高三时偶尔会请一小段时间回家复习,算是小小的逃避减压。
找工作面试的时候逃避也很容易出现。首先是面试方式让我产生压力,比如全英面试或者群面,而且工作并不是自己真心真意乐意从事的,对找工作的过程也产生了厌倦感。刚好这时公司离得远,这一点客观原因就会变大,甚至我还会在网络搜索更多的负面消息,比如工资低、加班多、公司文化不好,离职率高等。这时如果我相信还会有其他的工作机会,那这次的放弃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包括前一次的辞职。当时在一家大公司做行政工作,由于工作分工不均和上下级困境,不想也不知道怎么去解决,刚好这又是一个不喜欢的工作。所以行政工作没发展的信念一直在变强,当时对自己信心十足,对逃避离开后的工作预期很乐观。所以很快就辞职了。但是我不会说辞职后过得啥日子,哈哈。
从这几件事来看,我的逃避行为更多是因为主观原因,主观原因涉及的面就很广了,日后会一点点揪出来看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