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陌生的叶厝,首先感慨的是山路。弯了又弯,弯了又弯,不是一般的弯,弯到让人绝望。接连看见凸镜站在路的转角。交警不停地警示,慢点呵慢点呵——好像有命到得山上已经是很不错的感觉。
遥想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几十户人家聚集在山里,鲜与外界沟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独享一片天地,整个山都是他们的,心不在大,也就够了。
鸡的鸣声提醒我世外桃源般的日子的确不错。有一户还看见了炊烟,虽不甚袅袅,但热乎的烟火气,陡升许多返古的味道。暖暖的太阳晒着满满的一匾又一匾桐油子。日子就是这么个日子,祥和而宁静。
向一个荷锄的农夫确认了叶厝。他主动要替我引路。谢过之后,我像只鸟飞入草丛似的没入村庄的小巷里了。
原始的直通道铺上卵石历久就古味十足,窄窄的只容两三个人并行,辅以上上下下的阶级把各家连在一起,处处苔痕累累,沧桑无限。
更沧桑的是房子,依山就势高高低低,多半已颓态百出。破露,坍塌随处可见,有将倒未倒顽强支撑着;有骑墙在风雨中像老病的骆驼轰然倒地,裸露出房子侧壁的骨架,嶙峋而悲壮的。锁着门的居多,四散谋生的人们无暇顾及它们咯!
有生气的就是有人住的,房前屋后就是不一样,在并排交错强烈的对比中令人无限感慨。房子是会老的,人却可以使它年青。最可怕的是没有了人,房子也就折射出异样的孤单。
听村里人正感慨,怎么三点多太阳就下山啦。我在巷道里飞来飞去。斜阳亮堂堂,穿过屋宇的间隙,着急似地迅速地钻过来,幻出七彩的光芒;在一个合适的角度,我站住,眼前浮现出难得一见的太阳花啊——像紫荆花似的花瓣,妙的是外带一圈蓝莹莹的光环,迷离得让人心疼。拍一张,再拍一张,连拍了七八张,生怕留不住,带不走。而另一侧的墙上,明亮的光线强势扑面而下,映衬着屋顶瓦片跌落后斑驳透漏的椽梁断角,夹着窄窄的一片空间向天空延伸,竟意外地构建出苍劲的美来,而天,蔚蓝,蔚蓝的。服了又,真服了又,绝了!
古村落虽破,但毕竟是古村落,从遥远时光里透出来的气息又自然有宁心静气的功效。古老的美的痕迹天生地宜人。然而年青人走了,老年人慢慢地也要走了。人去楼空的早已破败,犹存的生气能持多久?青砖碧瓦下屋檐伸出,落寞寞,像极了一个个非常沉重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