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点有关语言学习的闲话。所谓思维实验,就是我的胡思乱想,故而我不考证对错,但求有点儿启发。我夹带的唯一一点功利心是,这些猜想对娃的语言学习能有点帮助吗?
中文和英语
为什么不说“中文、英文”或者“汉语、英语”呢?
我是这么认为的:
- 中文的根本元素是文字,是视觉符号。
- 英语的根本元素是语音,是听觉符号。
所以,
- 中文以文字为本,汉语,是人为赋予文字的语音属性。
- 英语以语音为本,英文,是对声音语音的可视化记录。
不同的发展逻辑
所以,中文是先从具体的物体开始形成文字符号,再通过文字符号组合的方式为不断涌现的新物品新概念进行命名,抽象概念往往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先得到文字符号,再通过引申、组合的方式不断扩充。这样以有限的文字命名了无限的物品和概念,而且形式上统一,有明确规律可循。
而英文不同,给物体命名就想给人起名一样,没什么规律可言,叫顺口了,名字就定下来了。碰到新物品和新概念,就再起个新名字。虽然随着词汇量的增加,也出现了词根,但总的说来,统一性不强,形式较松散。
【例如】
- cock/hen/chick都是“鸡”,但看起来彼此之间毫无关联;中文里它们分别是公鸡、母鸡、小鸡,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差异非常清晰。
- chicken/pork/beef/bacon都是“肉”,中文里它们分别是鸡肉、猪肉、牛肉、熏肉,明明白白地看得出同属一类,但又来源不同。
在这两个例子里,英语都是直接给物品起名,而中文是使用已有的名词组合出新的名词。
高级概念的命名也是如此,比如「宇宙」一词,是「宇」和「宙」二字组合而成,前者意为“上下左右所有的空间”,后者意为“古往今来所有的时间”,这个组合既是对「宇宙」这一概念最精妙的命名,也直接是对它解释和描述。简直令人拍案叫绝!
而英语中的「宇宙」仍然是只一个“名字”——universe,来源于拉丁语。
疑问
中文跟英语是差异很大的两种语言。
如今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学习英语,等于两种语言的基础教育要同时进行。如何有效地同时提高孩子的学习效果,是我一直特别关注的问题。
现代语言学从印欧语世界里发展起来,认为语言的五要素为语义、语音、语法、语形和语用,文字未在其中。而如前文所述,中文以视觉字符——文字为基础,语音倒更像是依附于文字之上一个属性。个人觉得,中文的文字学对于中文这门语言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其他语言中文字学的意义。
那么对于已经具备基本语音、语用能力的学龄儿童来说,选择从语音角度切入中文语言学习,似乎是抛弃了语言的根基,实际走上了把中文拼音化的路子。
与此同时,汉字学习其实仅仅是让孩子们识记语音对应的字形,学习成本很高,毕竟字形与读音是没有必然逻辑联系的。
如果这样做,倒不如真的把这门语言拼音化,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
但是这样做,就等于抛弃了汉字巨大的信息承载能力,中文会因此失去它的灵活和乐高积木一样的无限拓展性。
那么,从文字的角度切入语文学习,会是什么样子呢?
一个What if问题
前几天,小仔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个牌子上的‘fēi机’用的是那个'fēi',不是那个'fēi'吗?”
后来经过楼下非机动车停放区时,我才明白娃的意思。
原来他阅读的过程是这样的:
识别字体形状⇒得到读音(fēi jī和dòng chē)⇒获得具体概念
这完全是英语的语言理解过程!
他奇怪的是为什么要把“fēi机”写成“非机”而不是常见的“飞机”。
这个What if就来了:假如小仔一开始就学习的是英语,语言能力是不是会好得多?
以文字为基础的中文,语义的最小单位是「字」,而英语的语义最小单位是「词」。这也是为什么中文在书写的时候词与词之间并没有人为的隔断(如空格),而英语——所有拼音文字(包括韩语)——都需要空格来隔断。
那么,第二个What if就是:假如在语文的基础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文字认知的比重,甚至在教学中从文字切入、拓展出词汇空间和相关语用知识,是不是可能真正为孩子建立出中文所特有的语言逻辑呢?
看着孩子们在语言学习中,并未真正体验到语言的魅力和乐趣,却早早地身陷题海,心里很是感慨:这居然是我们当年走过的老路。语言学习并不仅仅是识字、写字、造句、课文,语言中的逻辑在哪里?语言学习的逻辑又是什么?不探究这些问题,必然消磨孩子的快乐时光,这是成人的懒惰!
以上是我这个门外汉的胡说八道,如果有老师看到这些文字,请先原谅我的浅薄,我恳请您不吝赐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