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奇怪,每天自己时间都挺多的但每次都是要等到晚上,或者说很晚才会想起来要写些什么?做些什么一样似的。
在就是说其本身自己是有大拖延症的,尽管知道很多时间管理方法,但其真正内化到内心到行动上又是很大一段路程要走。
可能在也是就是人与人之间差距原因,知道和不知道,知道与做到之间确实存在着难以为继选择。
我知道要看书,我知道要做笔记,我知道喜欢女孩子要上去打招呼,说话, 我知道要想交到新朋友就必须要走出去,常和陌上三说说话,但这些在一切我都没做。
有人说,如果你知道自己来这个世界上是为了干什么,那么你的人生就会自然而然变得不同,因为它从你内心打开了一扇不同的门,而这个问题一但打开,它将伴随着你,直致改变。
这些天偶尔翻到一本很短小册子《世界尽头咖啡馆》起初觉得书名挺可爱的,便随便翻了翻,看到只有200多页便来了兴趣,觉得很快就可以看完。从内心感觉是这样的。
不知为何天生抗拒那些特别长的书籍,看到几千页几千页从内心就开始抗拒。
按道理就来说其实每天看过几十页,几百页什么的也是一样,但偏偏从内心来说就是不愿意,为什么呢?
我想在也是人性的一种体验吧,我们天生抗拒那些看似难而的事物,从内心开始就感觉,就告诉自己说在太难了,不情愿,不自愿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所以有时候呢!我们得学会先骗自己,骗自己大脑说在其实挺简单的。
因为很多时候大脑是分不清在点的,就好比较说我规定自己每天要做50个 100个俯卧撑。跑5公里,10公里这样,但往往还没开始跑,自己就感觉好难啊,不想做,不愿去做。
但如果告诉自己说,每天就做一个,或5个,跑1公里什么的,大脑一想在不挺简单的嘛,说不定每天做完5个跑一公里后自己会想既然都来了,都做了,何不如在多做几个呢?所谓习惯就是这么养成的,也是改变最为简单方式方法。
在是《微习惯》一书作者自述,其实都是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