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日,是我们迈入新疆的第十八天。从今日起我将调转车头一路向东,就要踏上返程的路。
估计要回到家里用时还得十来天。
新疆的面积确实是太大了,他东西直线的距离就有二千多公里,南北也够一千五百多公里。城市与城市之间一般都在三百公里以上,有些地方相距或更远。
今天我们准备从哈什赶往莎车,莎车是新疆人口最多的一个县,区域人口近100万。
莎车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曾是西域闻名遐迩的莎车国,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一座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中亚文明与西域文化融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唐玄奘曾在这里讲经数月,成吉思汗曾在莎车屯兵驻守。
这里居住的维吾尔族的人群众多,他们保留了许多维吾尔人传统的生活方式。
我们根据游览图的指引,还走进一个村落。这个村到处都是土坯房。房子不大,陈设简单,他们屋内的墙上都挂着几块挂毯和一些像框。锅灶看着不比床小,锅碗瓢盆都摆在灶台上,家里的奶腥味很重。每户村民的院落都种着葡萄,葡萄的藤蔓都扯在房顶上,正个院子被荫棚掩映。一串串成熟的葡萄,犹如一颗颗深紫色的玛瑙,散发着迷人的光彩。
院与院之间形成的小巷,打扫的干干净净,土色的房墙上画着一些维吾尔男女青年跳舞的彩色图画,路边还摆放着一些过去用过的农具。
整个村子处处洋溢着质朴、热情的气息。维吾尔族人热情好客,还邀我们到他们的家里,品尝他们手工烘培的馕,喝他们冲泡的奶茶,吃他们自己种的水果。
我注意到这里的人都喜欢在自家的院子里支个简易的凉亭,凉亭的土台上都会铺一块羊毛地毯,毯上放一个小炕桌。他们习惯盘腿坐在凉亭的地毯上,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还三五成群地围坐一起一边喝着奶茶,一边聊天。
这里的老年人不论男女,身材都比较胖,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轻松的盘腿席地坐下。我感觉到新疆本地人普遍比较乐观,他们的脸上总是本能的挂着笑容,尽管在语言沟通上或多或少会有一些障碍,但他们对汉人的友好还是处处都能体会到的。
他们待人热情、说话温和、解释任何问题都很有耐心。不管是酒店的服务员,还是街头的小商小贩,都显得特别的热情。就连卖水果的小摊主都会让你先尝后买,即使你尝了又尝,买与不买都客客气气,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高兴。
阿勒屯广场是莎车的一个主要游览景点,广场周边有非遗博览园、叶尔羌王陵、喀赞其老街等景点,其中以非遗博览园的建筑最具特色,结合了现代建筑技术和民俗建筑风格,展现了维吾尔民族特色、中亚文化、古典建筑的艺术特点。同时融入了伊斯兰教建筑风格,看上去颇为壮观,但今天来的游人并不多。
莎车也有个王府,但正在维修不对游人开放。
莎车只是一个传统的维吾尔族人生活的小县城,正是这种原生态的淳朴和热情打动人心。让人能感觉到莎车特有的魅力。
逛了莎车的老街,去了老街的茶馆,听了几个维吾尔老人在街边的演唱,他们坐在一个凉棚下又弹又唱,曲调自然浑厚,我还和他们合影留念。
在一个烤馕的小摊前,买了几个馕饼,作为明天途中的午餐。
由于在人途中,所以文中所记之事已经是三天前的往事了!
二零二四年九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