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迭代,其实就是依托了电商的扁平化渠道之力,绕开耗时耗人工的地区经销商体系,直面消费者的结果。也是互联网+时代,商业思维的转型关口,即从过去我就这些货,我卖你什么,你就用什么,转变到消费者需要什么,我就提供什么上来。
文/张书乐
刊载于《株洲日报》2016年2月15日天台时评版
据报道,2015年株洲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50亿元,较上年增长75%,其中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到98亿元,增长48%。而其中最大的亮点,或许就要算株洲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打造的阿里巴巴株洲产业带平台,其自2013年12月25日后上线。目前,在全国200余个区域产业带项目中综合排名第7,入驻商家总数达2000家。
而在相近的时间,另一报道亦指出“株洲裤业热衷于为‘淘品牌’代工,做电商贴牌,但缺少拳头品牌”。
服饰作为株洲电商产业发展的一个剪影,本身颇具株洲特色,而这个剪影,依然是旧时芦淞服饰的老三篇——玩代工生产、重批发走量、无品牌特色,只是多了个互联网+的外套,拼的是人海战术。其实这不独是服饰,株洲的众多快速消费类产品,在遭遇电商之时,大多如此表现。
这其实就是长期以来做批发和代工的积弊所造成的惰性思维后遗症。电商时代和过去传统商业模式最大的不同,并非是连上了互联网与否,而在于是否快速迭代。比如女裤,过去是厂家预测或制造大众流行风向,然后大量订单给代工,走海量批发路数,唯有此,才能在省、市、县各级渠道保持利润的情况下,保证自己赚钱。而电商则不同,直面每一个消费者,需要释放的是个体需求,而非大众需求。
一年一代或一季一代的旧模式也就不再使用,几天一个新产品、几周一个升级版,就如同我们的手机App每天都在更新一样,不断的去迎合小众的需求。哪怕全国乃至全球,就一个人需要一条印着红配绿猴赛雷花样的女裤,也可以成交。关键不是有多大产能,而是版式设计要够快够多,不断的在市场上去试错,最终让自己卖出去的款式不一的小众商品,在合计数上超越过去批发代工的所谓爆款,最终形成自己利润的超大长尾,更何况,谁说小众商品就不能刷成爆款呢?
这种快速迭代,其实就是依托了电商的扁平化渠道之力,绕开耗时耗人工的地区经销商体系,直面消费者的结果。也是互联网+时代,商业思维的转型关口,即从过去我就这些货,我卖你什么,你就用什么,转变到消费者需要什么,我就提供什么上来。
或许这样说,依然难以理解,不妨换个产业,举个未必恰当的例子。炎陵的黄桃很好,而且没有款式,无法快速迭代。那么在传统商业和电商中的表现该如何?过去的模式是,你订货,要有量,我才起运;而电商下,一箱我卖,一斤我也卖。就算消费者口味奇葩、只想尝鲜,只要一个,我还是卖,只是未必包邮哦,亲!
如果一定要加上一个品牌包装,那么就请在黄桃外面包上礼盒吧,一箱的礼盒、一斤的礼盒、一个的礼盒,甚至如褚橙一样写上些励志的鸡汤,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