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省委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聚焦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十大行动方案,围绕“农文旅体康融合高质量发展”工作思路,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兴镇富村、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奋力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落地见效。
一、走好产业振兴之路
蹚出乡村振兴新路径,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并对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强化农民增收举措等作出部署。抓好乡村产业,关键是把“土特产”三个字琢磨透,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二、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的乡村人才队伍是“百千万工程”取得成功的关键,应不断健全多层次乡村人才政策体系,引导激励各类人才投入乡村振兴事业。同时,完善高质量乡村人才培养体系,系统培育“懂农业、爱农民、爱农业”的乡村振兴人才,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乡村“三农”带头人和“新农人”等。建立健全有利于回流的农村本土人才返乡就业创业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村本土人才回流,建立农村本土人才储备库,发挥回流的农村本土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三、激活“镇”能量
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广东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镇域经济社会取得了快速发展,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重要成果。但是,镇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仍然不足,资源要素向城市净流出的情况仍存在,镇域依旧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薄弱环节。深入调研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培育和挖掘特色产业。一是加强产业协同协作,发展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二是推动产业平台扩能增效,支持建设各类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等。加强与周边省份的合作与联动,共同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开发、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工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同时,通过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作配套等方面的合作,提升整个区域的综合竞争力。
持续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按照“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的目标要求,一锤一锤钉钉子、一项一项抓落实,久久为功、大干快干,力争“各美其美、美美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