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跟成瘾行为有关的心理解析。首先,我们看到成瘾行为,可能脑海里会想象一些关于成瘾的一些现象,比如说常见的毒品成瘾、酒精成瘾、烟瘾、网瘾,还有现在更常见的手机瘾。那么这些行为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以为是跟一种品行道德相关的一种坏习惯,但实际上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数据确认,成瘾是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以及心理诱因基础的一种身心疾病。也就是说,其实我们已经不从道德的角度去看成瘾问题了,而是转向一种在生物医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这样的现象,看它背后的一些成因是什么。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去控制我们的这些行为,或者说去引导我们身边有这些成瘾行为的人去做一些有效的干预。
一、成瘾的界定
今天谈到的是更常见的成瘾现象:手机成瘾。
很多人会说:我需要用手机去工作,比如通过电话去完成一些事情,或者通过互联网去做一些事情,每天我可能使用手机时间的确会比较长,那这个算是成瘾吗?
其实成瘾的界定,它并不是由用手机使用的时长作为单一的维度去评估的,甚至它不是一个重要的维度。但是我们怎么去鉴别这个行为可能已经到达了一个成瘾的迹象了呢?
我们会去看他的一个戒断反应。
比如说你手机突然断网了,或者是说你手机没有电了,可能有的时候有些人他就会去忙一些其他的事情,心里并没有那么很不踏实的感觉;或者又有一些人可能基于工作的需要,他会感觉非常的慌、焦虑、很不安心,因为断网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那这个我们也不能说他是个成瘾的迹象。
但是,有一种现象是,他们可能并不急着去通过这个手机去学习和工作,这个失联(跟手机失联,或者断网断电)本身并不会在现实层面给他们带来一些损失的话,甚至他们能想象出,开机或者联网之后也许并没有一些人找他们,并没有紧急的事情催促让他们去做。但是,好像他心里就是会有一种非常空荡的、空洞的、烦躁不安的这样的不适感,这个其实就已经属于成瘾的一个迹象了,也就是这里有一个戒断的反应。
另外一个考察的重点就是工作效能。
比如我们会拿着手机去做一些娱乐,如刷网页或者翻一翻朋友圈,但是这不太会影响到我们正常的工作效能。
但是有些人,他其实手上是有一些紧迫的事情要去做的,如他有一个PPT要去做,或者他有篇论文要去写,但是他其实不能够立刻着手去开始做这个更重要的事,而是一直在拿着手机去刷一些可能在他看来已经看了很多遍的资讯,或者是说不断的去翻这个手机,但并没有去获得一些对眼下的工作更有效的资讯。这个时候的话,我们会把这个称之为是有一个成瘾的迹象,因为它没有办法去完成一个切换。就像有的人,他晚上不太想熬夜,但是他就是拿着手机停不下来,不断的在那儿刷,也刷不出一些更新的内容,但是好像他就是停不下来,就是类似的例子。
当然,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这个上网的时间,包括使用手机的时间,也可以当成是一个观察的指标。但这个部分并不绝对,因为的确现代化的很多工作是通过网络以及电子设备来完成的,所以这个里头要有一个鉴别,这是大致的区分。
二、成瘾行为背后的性格特质
今天我想跟大家谈的是这个成瘾行为背后的成因。成瘾是属于一个全球范围内很普遍的一个现象,这个现象背后是有一个特定的性格特质作为一个基础的。通过很多的资讯研究表明,有一种个性倾向的个体会更容易出现成瘾行为,这个个性我们称之为冲动性。
首先,这个冲动性不是我们常规所理解的情绪上很容易暴躁,很容易闹情绪,不是这样一个情绪上的冲动。我们所说的这个冲动是指他行为上的一个失控。当然这个行为上的失控,也不是我们常规理解上的,他这个人可能控制不住的去打去砸去破坏一些东西,如果达到这个程度,那他已经是冲动性的一种非常严重的状态了,已经是到达一个病态了。但是,这里所说的一个性格里头的冲动性它指的是一个更为广泛的谱系,即它包含那种非常严重的失控行为,但同时它也包含了一种轻微的、不易觉察的一种冲动控制的问题,即行为上的失控。
比如说性格里头有冲动控制问题的人,他可能会有两个典型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做决策迅速但是不谨慎。
冲动性的个体,他在做判断或者做一些决定的时候,通常会非常快速的做出反应,但是他会缺乏相对的计划性。他们的这个行为判断抉择常常表现的构思不太充分,好像在不够成熟的情况下、思考欠妥的情况下,他就做一个决定。
第二个特点:已启动的舒适行为难以切换。
在冲动性的个性里头,个体他很难去控制他已经启动的行为,这个部分怎么理解呢?就是,有冲动性的人,他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特别是一些相对比较娱乐性质、比较舒适区的事情的时候,他很难切换到一种更加具有高度集中的、更加高度的投注,需要更多控制力的、意志力的这样的一些行为上去,他很难去完成一种切换。比如,正在刷手机刷网页,我去切换到打开我的文档,去做一些更重要的事情,如果能够完成这个切换其实也能做下去一会儿。但是,很多时候他就是一直迟迟不能开始,这个就是他很难去抑制住已经启动的当下行为来完成一个切换。
这两个特点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有冲动控制困难的个体人群会对他们行为所带来的负面结果不够敏感,会更加偏爱去享受一个即时性的小奖赏,就是当下的那种舒服的感觉,但是他们没有办法通过延迟、通过自我控制、意志力去获得一个更大的回报和奖赏。比如说我们很多人可能会去耐受一些不舒服的体验来努力做一些事情,来获得一个更加具有长远的回报或者奖励;但是,有冲动性的人群,他们可能更喜欢呆在舒适区里头,因为这样更容易获得一种即时性的回报,但是他们不太去思考更长期的那一部分利益。
三、冲动性的影响因素
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听众,可能就会联想到一个很出名的一个例子:美国斯坦福大学所做的一个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这个实验是在20世纪初60年代做的:一帮研究人员找来几十名儿童,让他们待在一个教室里,然后给他们每个人发一些好吃的东西,比如说棉花糖、饼干或者一些零食之类的很有诱惑力的东西。然后,研究人员就对孩子们说:你们可以马上吃,但是也可以忍着先不吃,等着我们待会儿回来之后我们再给你们更多好吃的。但是,我们只奖励那些等着我们回来的这些儿童,奖励他们额外的零食。如果在我们回来之前,你就把这个糖给吃掉了,那回来之后你就没有额外的奖赏了。实验最后的结果发现:有大概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的控制住自己的这种对糖果的欲望,真正坚持到研究人员回来,获得更多的一个棉花糖的奖赏,但是有三分之二的孩子还是等了没多久(可能这个等待的时间每个儿童有点不太相同),就把眼前的这个糖给吃掉了。这个实验随后有个长期的观察:很多年之后研究发现那些更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的这些孩子,他们事业的成就会发展的更好一些。
这个研究是关于延迟满足的一个研究,但它背后其实就是在测评这个人性格里头的冲动性,就是冲动控制的那一部分的能力。而影响冲动控制的这部分能力来自两方面的影响因素:
一方面是生物学因素,从生物学角度,本身孩子出生,比如说他大脑里头的掌管控制区域(就是负责冲动控制这些部分)的神经递质,其实每个人的情况是不太一致的。所以,有些孩子可能从出生起这部分的自控力就会弱一些,有些孩子可能自出生以来,这个部分的控制力就会相对会强一些,这是一个生物学上的因素。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的心理学层面的因素。
我们刚才所谈到了这个生物学掌管控制的这个神经递质的这一部分,实际上,这个神经递质是会通过我们个体的情绪,或者是一些心境、情绪压力这些状态有一个随时随地的变化,也就是说这部分不是一个固化的东西。就好比我们可能状态好了控制力会强一些,我们状态差了控制力会弱一些。所以,这部分就是我们在心理学层面更加关注的内容。
那这部分跟什么有关系呢?它跟我们早年的抚养者,特别是母亲对孩子的回应质量是有关系的。这个回应细化一下,就是妈妈她对于孩子良好的抱持(心理学一个词叫抱持)有关。这个抱持听上去非常的抽象,但实际上就是妈妈对于孩子充分稳定在场的姿态,能够接的住孩子的情绪,能够温柔以待的给予及时的回应,这些就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一个土壤。如果这部分的抱持是不够充分的,孩子情绪一来妈妈先焦躁了,这个孩子的情感其实是没有办法得到一个发展和成长的,如果持续如此,这个人就更容易会被一种婴儿期的一种弥散不安的焦虑感所笼罩。这有点像这个人他的精神大厦是在没有地基的情况下建立的。
所以同时,这个孩子他也没有办法去发展信任他人的能力,因为其总是弥散不安的话,可能会把外界想象的更加的恐怖一些。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是早年缺乏母亲的抱持、支持和心理安抚的话,预测这个孩子在18岁左右的时候,他的这个成瘾的行为会明显偏高。在他更大一些的时候,他就会通过一些物质、物品去建立一个象征层面的妈妈来安抚,类似妈妈不来安抚我,但是我可以拿这些东西来安抚我。
所以,在早年依恋关系不太好的个体,他没有被母亲很好的去安抚到自己的内在,没有形成孩子内部的一个自我情绪调节的话,这个时候比方药品,酒精,或者是所谓的网络、手机直接就变成象征性的一个安抚剂被随时的使用。类似是,妈妈不回应我们,这些东西可以回应到我们;外界他人是可怕的,但是这些物件是可控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抚养孩子的时候,我们作为一个非常稳定的和一个细腻的态度去对待孩子。
四、如何做妈妈?
对于如何做妈妈,可能不同的流派会有不同的一些侧重点。
我们可能会听说这个妈妈她需要认可孩子,或者需要这个妈妈她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些安全感,或者这个妈妈能够给孩子更多的关注,这些其实是多方面的一个作为妈妈给孩子提供的一些心理营养,但是对于成瘾的这一部分,其实更多地指向就是妈妈最基础的那一环节,主要有两点:
第一点:这个妈妈首先必须是稳定的,就这个妈妈她的情绪、情感必须是可控,就是自己有自控能力的,不是那么容易焦虑或者暴怒的。这时候妈妈会在孩子的内心世界形成一种相对一致的,安全的一个体验。
第二点:这个妈妈在这个有力量的、稳定的一个基础之上的,对孩子态度必须是欢迎的,这个态度是指对这个孩子首先是一个非常欢迎、关爱的一个姿态。不然的话,也许妈妈非常的稳定,非常的有力量,但是对孩子是疏离的,那这部分也没有办法完成一个内化,反而可能会让孩子觉得这个妈妈的力量感是一种威胁,因为他跟你并不贴近。所以,如果我们想去提升孩子内部的一个情感调节能力的话,至少要做到一个最基础的妈妈的几个积极的品质:第一,你得稳定,第二,你对孩子的态度得欢迎。至于你对孩子是不是有一个足够好的认可、镜映、鼓励,那么这些是更加复杂的部分了。
这是第一部分,即这个稳定感和欢迎的部分是作为一个基本的妈妈的一个形象,去给孩子建立安全的体验,帮助孩子完成内部的一个情感调节的内化。
第二部分,妈妈要会给孩子的感受加以命名。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由于孩子受自己认知能力水平的限制,孩子内部会有很多很丰富的体验表达不出来,比如说身体上的不舒服,或者是情感上的不舒服,是难受的、饿的、委屈的等,孩子他没有办法去命名这一部分,当一个情感没有办法被命名的时候,这个孩子就没有办法去组织和管理这些情感。
妈妈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要先去识别孩子的这部分内部情感,然后用言语话去告诉孩子:你现在是不是饿了?你现在是不是感觉非常的委屈?摔了一跤你现在是不是很痛?这个时候孩子他就能够把他的意识跟他的感受连接在一起,他就能够在内部标注这种感觉,那么这个感觉才能够被他成为一种清晰的意识被储存起来,那以后他再遇到这种情感,他会有一个应对的方案。其实就算这个孩子他不爱说话,但他内部知道这是什么感觉,他就能够去做一个处理。但如果这部分不充足,即妈妈没有帮孩子去更多的标注这些情感,比如妈妈不爱说话、不爱去言语表达,那孩子他内部很多的感受就是碎片化的,是没有组织的。这也会导致孩子内部的理解能力下降,如果他内部不能够去理解自己,也意味着不能掌控和调节自己,那就只能借助外界的上瘾,或者一些物件去完成一个自我抚慰。
最后提一点,一些受过创伤的人(比较严重的,比如忽略或者虐待等)大脑内部管理自我感知的这个部位,它会基于一个自我保护处的需要而处在一个抑制的状态,所以很多时候他们身上容易发生解离的现象,就是没有办法感觉到自己,感知到外界,类似于他没有办法跟自己的感受、情感做一些连接,整个人会显得比较飘忽。一个人他越不能够去感觉自己的感受,那么他大脑里头负责自我意识部分的活动就会越少,同时这也就意味着它内部的自我安抚的能力也很难得到一个很好的发展。
五、结语
综上,精神结构的发展需要建立在充分的理解、共情、足够可靠的回应的基础之上,孩子才能够去耐受一些挫折,才能够去延迟满足,才能够在没有获得满足的那一瞬间,在那个空洞甚至挫折的体验里头待得住,才能有力量去等待一个更长远的利益和回报。
在此,我想用一句比较经典的话来结束今天的这个分享——精神上的养育,并不仅仅只是待在一起就好,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听到、看到和感觉到自己是处在他人的头脑和内心之中,一个人身心的平静必须建立在这样发自肺腑的踏实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