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与昨天刚认识的一美女聊天,说到她们家搬家,只有两样东西最多,一是非常多的书,二是非常多的衣服。这两样她是最舍得花钱的。
衣服多则不必多说,女性爱美之天性使然,她觉得每天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出门是人生必修课。虽然这一点上我还未能做到,但是要为她的积极生活态度点个赞。
至于在书籍上最舍得,不得不多说两句。
不同人对于不同东西的舍得程度,体现了个人的消费或投资偏好。以我们办公室为例,小明同学在摄影和旅游方面的花费可谓一掷千金,而在其它方面基本上都比较简省;还有对学英语、美食以及其它方面花钱不眨眼而又在另外方面比较节省的童鞋,不一一举例;我自省了一下,鄙人目前是几乎把有限的银子都贡献给了房地产事业,还甘之如饴。
同样东西的价值在不同人眼中是不一样的,正如花5000元拍几张专业照片对于小明童鞋来说简直是太划算了,而对于另外的不是那么有兴趣拍照并且不太懂行的我们来说却是很昂贵的。因为兴趣而花费、而见识、而积累、而精进,小明童鞋在旅游及人像摄影方面逐渐成为我们中间的权威,反正我看好她在这方面积累的个人价值。
一方面也说明,摄影这件事在她那里比在我们这里更有价值。
没来由的想到一句话:“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逍遥游》庄子)
译文是:(这种药)能使手不开裂,效果是一样的。可是,有的因为它而封了官,有的还是摆脱不了漂洗就棉絮的劳累;这是由于使用的场合不同。
我想应该也不完全是使用的场合不同,使用者所处的位置以及自身的附加值应该也是价值差异大的因素之一吧。牵强一点说是,草绳绑在大白菜和绑在螃蟹身上的价值确实会有差异。
扯远了,回到书籍上来。在书籍上最舍得,一是舍得买书的金钱,二是舍得阅读书的时间。
同样是百十元的书,在爱书的人眼中真是太便宜了,因为她看到的不仅仅是书本身还有书中的金镶玉;而在另外一些人的眼中,也许还被嗤之以鼻,理由是实践比书本更重要。
而我个人觉得,书本是我们攫取智慧的捷径,尤其是那些流传千百年而至今的经典,读它就好像与先哲对话。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不同的风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也会读出不同的意境。
如果能多读一些古今中外的经典,时常还会发现英雄所见略同的片段。
古有诗云:“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李白)
虽然古今不在一个时空,但是通过阅读,可以体味到今人的思考、困惑、悲喜等跟古人也有心意相通之处。人的生命是多么有限,但是阅读可以让我们的思绪扩展到可能的无限中,在古今中外、真实或虚幻中再活一遍,那该是怎样一种美妙的体验呢。
最后,不管有什么样的人生偏好,只要肯为之积累、精进,能给自己或周围人带来价值的,都是值得欣赏和称道的。
正如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所说:“上帝评估我这一生的标准并不是美元,而是我影响到其人生的那些人们。思考一下你的人生的标准是什么,找到答案并下定决心每天坚持,当你在生命走到尽头时,你的人生就是成功的。”
感谢一下今天这个给我能量的,偏爱书本和生活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