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说到听收音机、追更《阅读和欣赏》,追星雅坤、夏青(男播)、林如……因声音而喜爱。
之所次喜爱,不单单是声音养心、壮气,还在不知觉中提升了古今文学知识修养、提高了鉴赏作家作品的品味。
以前书本上没学到,没见过的声情并茂的篇章,突然就有了学习兴趣,突然就相见恨晚,突然就喜欢的不要不要的。恨不得歌以咏之,烂熟于心,变成自己的拿手文字。
后来,就尝试着自己朗读、自己录制、自己当主播。就上喜玛拉雅、上荔枝。关注点以及发表音频作品的目标,定在了"循规蹈矩"的普通话朗读上边。自己拿腔拿调、用心用意读过的文字,录制后发到网上,听起来就不伦不类、夹白撇清,连自己也听出一丝丝怪怪的方言口音。
就赶忙撤下、重录、重发,至到把自己劳动的精疲力尽,也没能弄出一款令自己″心满意足"的音频作品来。
就歇下来反思;就广征博采"音友"们的作用以揣摩、学习。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发自内心的、自然的、入心入声的声音,才打动人、才有知音。
在荔枝、喜玛拉雅上游走,收藏有一些自己喜爱的单篇、全本类音频文件。譬如:
①理子的《呼兰河传》
②邱茗的《边城》
③蓝澜澜之诗样的天空《林徽因诗传》
④半耳聆的《梦里花落知多少》
⑤Hello燕呢喃的《素年锦时》
⑥小雨洒芳菲的《陈迹·清欢》
⑦(主播没自报名)《浮生六记》
⑧(主播没自报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这样子,读声友音侣们的作品,也邀约过几位声友,朗诵我创作的新诗或短篇小文。哇!就是自己的某篇作品,写也写好了,发也发表了,挺自然、挺心安理得的样子。
想不到,当声友(吉祥小龙女儿)把录好的音频,发给我的时候,先是温暖,再是惊喜……聆听过以后,(比自己朗读),增添了共鸣,感受到了震颤。
在荔枝、喜玛拉雅甚至全民朗诵站点,(上传音频动作)沉寂了一年多以后。到吡哩吡哩网站,有了参与上传朗诵作品的新认识、新姿态。
我以为,名家的主播再好,咱学不来撵不上;播音员软件转换的音频再好,听多了也听出来生硬、凝滞、无情的音品……不如自己亲自来!
从来有,一人难称百人心,为什么要求自己的声音能人人爱听呢?
就好比说网上的主播千千万、万万亿,真正自己喜爱听的,也就是那几个、几十个?屈指可数吧。那也算是"知音"啊,何况,"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
知音,会不会是相互的?这个,说不准!
你想成为别人的"知音",一开始就发怵,不去表现自己,别人听不到你的声音。谈什么,让别人知你的"音"。
再说了,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鲶鱼一伙,鲫鱼一伙;你是什么,就会喜欢什么……
想一想,自己夸的一朵花儿一样的,别人也许会不屑一顾的呢。反过来说,自己不看好的,别人竟有寻死觅活的追、追、追的呢
那么,在一个人的生命中,有没有一个甚至几个声音,他(她)会感到最亲切、最动听?在讲汉语的这n个亿人中,会有几分之几的人们,可能会认为你的声音最熟悉、最中听?!
做一回真实的自己!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这样的自信和勇敢,而且要展现自己最阳光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