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晚睡前刷微博刷到一个有意思的。蛋糕店里所有人都在排队,有一群“熊孩子”排在后面,纷纷嚷嚷着要那最后一块草莓蛋糕。
然后前面的大人们都要了其他蛋糕,只是排到的第三个还是第四个大人就要了那唯一的一块草莓蛋糕。
然后引起一阵骚动。除了“熊孩子”们心生不爽以外,就连其他的一些大人也会在讶异的表情中写着:你怎么不让着孩子?还跟孩子抢他们喜欢的?
然后我点开了评论,发现评论里基本上对那个要草莓蛋糕的大人一致好评。网友说“大快人心”。
看来大家对受“熊孩子”们的“迫害”压抑很久了,哈哈。
“熊孩子”很多时候并不表示是对一个孩子的爱称,反倒很多时候惹人嫌。你们家大人说“让着他们”,因为他们年纪小,不懂事。可是很多时候他们会恃宠而骄地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甚至到处搞破坏。当然,也有那种模仿危险情节动作伤害到自己的。
我们这一代也是从孩子过来的。我们的家人也为我们付出了很多,把我们拉扯大不容易。或许我们曾经也是个“熊孩子”。
只是我们对待我们的下一代人是怎样呢?毕竟时代不同,社会在发展。我跟朋友们说起过这个问题,觉得我们这一代其实本身“中心意识”就是很强的,我们将来其实并不觉得自己能像自己的父辈那样去对待自己的下一代。
甚至想想就觉得小孩子真烦,甚至是以后自己的小孩。让人觉得生活真是一个挑战。
为了求解这个迷津,我准备去参考参考古人的“人性观”,想从中汲取一些想法看待“熊孩子”问题。
-02-
荀子的“性恶论”
我有一个朋友就特别支持“性恶论”这个观点。其实听她讲也有道理。
你刚结婚,如果家里催着你们快点生个小孩,还要打扰你们的“二人世界”。你认为小孩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你们原本的生活质量,你既要工作还要为家庭奔波操劳。而且社会流行的趋势还是“生二胎”,因为感觉热闹一点。
“性恶论”说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母亲生小孩需要忍受剧痛,这也是小孩“性本恶”的一种了。很多人都说“一孕傻三年”,其实这是十分缺少休息的表现。这小孩子就是阴晴不定的,谁知道他们下一秒是哭是笑。
别说打扰你白天的工作,关键是晚上不得安宁。大人毕竟不是可以像小孩,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的。
还有小孩很小的时候,你想出去旅游带着他们又不方便,完全扔家里呢也不放心。等他们大了,你又或许可能因为工作家庭两头顾失却了当年的兴致。或许总说等等吧,等等吧,然后就在等待中消磨了大好时光。
其实每当我们看到网络上有谁谁谁晒出活出自我,自由做自己想做事情的照片时,很多评论都是羡慕。因为感觉那些人做了一些自己也想做的事情,可自己因为家庭工作总是脱不开身。
这么想想小孩子还真是“性本恶”。
但其实,荀子所论及的“性恶论”本质恰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这么一想,即便是“性善论”后期也是可以说有两种发展的。
荀子的“性恶论”思想在先秦百家关于人性的论断中独树一帜,他的思想对后世今天的意义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所以最关键的还是后期的引导,很多孩子为什么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总是恃宠而骄?因为在家里要有一堆大人团团围着他们转啊。但应该让孩子明白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家人或许把你当成一个宝贝无限度的包容你,可是在这个社会上,甚至是同龄人之间,谁还不是家里的宝贝了。我跟你又没啥关系,我凭什么处处要让着你,包容你。我是你妈还是你爸呀?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不愿意被侵犯的权利。为自己追求公平,怎么了?关键还在于父母教育孩子的社会定位,不然我们怎么总是说“养不教,父之过”呢?孩子虽然是人类繁衍的产物,但既然生了他们就应该对他们负责。不然,也没什么意思了。
-03-
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对于“性善论”的最用力的论证,是通过人的心理活动来证明的。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我们也常常说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以后的每一笔绘图都是人成长经历的过程。只是即便“人性本善”,环境对于性格影响还是很大的,甚至我们说是因为环境塑造了性格。也许本性纯良,可是每一成长阶段人都会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新的认知。
我记得有一天我放学回家,出常州北站的时候。一个妈妈抱着她家七个月大的宝宝在我前面排队出站。那个宝宝一直转过头来看着我,对着我笑。那么明媚,那么天真,让我瞬间被感染了。
婴儿的笑容真的好温暖,纯粹,虽然我是他的陌生人。他妈妈说他是自来熟。我从他的笑容里看到了最原始纯真的,没有被任何事物污染过的“性本善”。而且这种笑容应该只有这样的孩子才有。
我想啊,这么可爱的宝宝以后一定会有很多好运的。他真的很讨人喜欢。
还有孩子的“性本善”体现在它们其实很容易相信,很好骗。就比如妈妈说小时候我拉肚子,把癞蛤蟆烧成灰拌在粥里给我吃。可我只记得拉肚子用梅子和酸梅汤治的事情,对把癞蛤蟆烧成灰拌在粥里治拉肚子的事情毫无印象了。
如果现在让我再来使用这个“老法”,且不说这是不是什么有用的偏方,关键是现在肯定是不可能像小时候一样什么都不懂就乖乖喝下去了。因为想想就觉得听上去很反胃嘛。小时候实在是感觉不到什么。大概也是因为越长大越有自己的思想了吧。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比大人的胆子还要大,因为大人见的事情多了就容易顾虑重重。而孩子很多时候因为无知所以无畏。
-04-
韩愈的“性三品论”
最初的“性三品说”是来源于董仲舒,韩愈是在他的基础上继承发展的。
董仲舒把人性区分为所谓“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
韩愈进一步提出“性之品有上中下三”,把“性”和“情”对立起来。“性”的内容为“仁、义、礼、智、信”,是“与生俱来”的。“情”的内容为“喜、怒、哀、惧、爱、恶、欲”,是“后天形成”的。
他们提出这个观点的时候其实比起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考虑全面了一些。知道人的性情是有好有坏有中等这三种的。只是当年的应用是:
在韩愈看来,封建帝王都是天生应当发号施令统治人的上等人,劳动人民则是天生应当受统治的下等人。这是天命,也是永恒不变的圣人之道。如果帝王不发号施令,臣子不按照帝王的旨意去统治人民,就是失职违道,会受到天命的惩罚。如果人民不服从,那就该杀。
他们是站在“君令民从”的这个角度去提出理论帮助君主加强中央集权的。但放在今天,我们可以有不一样的解释。
我们同样承认“人性有三品”,有三个等级。只是对于个人来说,没有一个人是绝对的好人或者是绝对的坏人。只是我们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我们可以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可以主动在自己的“认知世界”里“惩恶扬善”。如果一个人总是情绪化,那他们就成了情绪的奴隶了。
对于这个社会来说,人应该是平等的。没有什么你身居高位你就高贵,我是平民我就低贱的道理。应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不管什么刚生出来该说他们“性善”也好,“性恶”也罢。关键的还是后天的引导,而且孩子正是因为对这个世界的懵懂,还没有形成“自我认知”就非常会去模仿这个成人世界。如果他看到他身边的人“善的举动”,那么他也会知道“善”。反之,大人们就是一个孩子错误的榜样了。
所以很多“熊孩子”真的是家教的问题,父母应该负很大的责任。孩子在外面也是父母的一张名片。如果孩子不懂事,别人会怎么看待他的父母呢?所以,即便是工作生活再忙,也要把对孩子的习惯认知培养方面重视起来。
尤其是孩子还小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