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看了一部前几天一位投资人在朋友圈推荐的老电影《清宫秘史》,它还有一个名头,新中国第一部禁片。被禁并不是因为电影本身的问题,只是在当时环境下的解读不同。这是1948年拍的黑白电影,但是故事情节还是很流畅的,也贴近史实,演员表演也比较到位。尤其是有些大臣说话也有闽南口音,太监说话带着京片儿的味道,很有真实感,在后面的很多影视作品里是看不到的。电影里主要有3个角色,慈禧,光绪和珍妃。看完电影,每个人我都有自己的体会和感悟;看完电影,再浏览百度百科,为什么被禁,则又是另一种体悟。
先从珍妃说起,我觉得她是一个过于理想化的人。她有自己的个性,和光绪很恩爱,也能积极站在他的角度为国家着想,是一个很正面的人物。如果小时候看这个,我肯定会觉得她是值得学习的。但是现在,我不完全这么觉得:她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对的,但是却让自己处于一个比较危险的境地。仅从电影里看,她会直接和实际权力拥有者慈禧直接顶撞,甚至在能力不够的情况下,没有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激怒对方,当然就更不会注意维护和身边人的关系了。当然在她那个环境里,这些可能有点苛刻;但是,合理的处理与实际权力拥有者以及身边人的关系,尽量让自己处于安全的位置,这是我们应该时刻注意的。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不要挑破激怒他人。想到这里,我觉得得到里熊太行的专栏《关系攻略》是非常有价值的。而从她对慈禧说的两次“肺腑之言”的劝告来看,她没有意识到权力的本质,没有认清慈禧一方的利害关系,显得过于幼稚和理想化。
再说站在慈禧的角度,电影里的她演绎出了一位强势且擅长权谋的形象,虽然这对国家不利,但是在她那样的环境下,她的很多行为是可以被理解的。当然这也造就了她悲剧的结局。比如权力始终掌握在自己手里;有自己的嫡系官员站在自己这边;对于反对者珍妃,能下狠手;这些看似残酷,但是确是一位领导者必备的条件。否则自己就处于比较危险的境地了。而无论是光绪的悲剧还是国家的悲剧,也都来源于此。她对光绪的强控制,导致一位有作为年轻皇帝没能发挥价值,始终柔柔弱弱;而整个王朝,也都因为她的固执和强势而走向覆亡。有一个细节,就是她作为最高权力拥有者,其实她的很多信息也是不真实的,下面的人会根据她的偏好或者为了他们自己的目的而谎报信息,造成慈禧本人的一次错误判断。比如太监李莲英梳头不掉发其实只是他把掉的头发偷偷藏起来了而已;再比如珍妃和皇帝的关系,因为下面人的七嘴八舌各怀鬼胎而导致慈禧过于愤怒。
最后再说说光绪,他是一位可悲的人,主要在于他始终没有掌握真正的权力,没有形成自己足够强的影响力或者势力。他4岁就被立为皇帝,但是亲政之后,到了20多岁,核心权力依旧掌握在慈禧手里,而他始终对慈禧的权威唯唯诺诺,不敢独立做判断;当然,在当时那样的观念下,他也不可能抛弃长辈,独立成长。这就导致他最后的悲剧,既不能在国家的关键决策上做出自己的判断,也不能保护自己心爱的人,甚至连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决定不了。这让我想到自己以及现在年轻人的成长,甚至是公司的发展。在个人或者公司组织刚出生,不成熟不强大的时候,是需要强者保护的;但是一定时间之后,一定要建立起自己的能力圈和影响力。对个人来讲,就是有独立赚钱的能力,以及调动一定资源的能力;对公司来讲,就是独立造血能力。否则,没有自己的核心实力,一直靠别人,那再高地位都是没有地位的。
总结起来,珍妃让我意识到要看清事物本质,不要过于理想化;慈禧让我看到一位领导者极端情况下的做法;光绪让我意识到个人独立和势力的重要性。这是一部早期的香港电影,距现在已经超过70年了,连电影里的很多人都已经过世了。但是它因为拍得早,没有那么多渲染和捏造,确实接近史实。类似的老电影还有很多。有时间可以再把类似的老电影都找到看一下,感受不同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