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书心得
2018.08.11
社科4号大厦.沈阳梦想
从《乡土中国》到现代中国
看完了《乡土中国》,回想一下《乡土中国》的内容,看似平淡无奇的一本书,却被书中的内容所打动,所折服。
书中介绍了孝费通老先生一生的经历,谈了写《乡土中国》原因,人们对《乡土中国》的理解以及《乡土中国》给后人的影响。
孝费通老先生大胆尝试,《乡土中国》这本小册子,自称不是“中国的素描”,却成了后人研究的“蓝本”,给现代的人“解放思想”,大胆创新鼓了劲,加了油。
《乡土中国》的成因,是“朋友的催稿”,看到这儿,想起书中的一句话:“人都是有惰性的”,有压力才有动力。这更让我的思绪打开,想起来鲁迅先生写《阿Q正传》也是老朋友“笑嘻嘻催稿”, 一遍一遍的“先生,阿Q正传”,才成正果。
看来“真正的明友”,对事业的帮助是挺大的,所以写成《乡土中国》这本小册子,不但写成,而且“重印”了,可见,对后世的影响之大。
书中打动我的地方,太多太多,无论孝费通老先生传奇的一生,我所谓的传奇,就是勇于探索,勤奋,还是在大起大落面前,仍然能以研究者的身份,走完“曲折”人生历程,岂能不令我感动?
对于“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乡土中国人来说,鸡犬可以相闻,但老死不相往来,这里的“不相往来”,指的就在故乡这个地方不远走,与现在的“开放的中国”形成鲜明的对比。
写到这想起我在白岩松的《白说》中写的一段评论来,也与乡土的中国熟人关系与现代的中国陌生人的关系有关。
[cp]白岩松谈论中国人的道德面孔时,在“自己的读后感”中,列举了面对熟人时和面对陌生人时的反差。
是的,对熟人的礼貌和对陌生人的不敬,的确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怎样做到对待陌生人也像对待熟人那样可亲,这的确需要一段时间。
我们长期生活在已知的一亩三分地的小范围内,受着熟人监视,把不好意思的一面收紧了。而一旦融入到广阔的陌生人队伍中,那种无拘无束的行为就会暴露出来。
比如:什么开车占线,排队加塞,一言不合就路怒等等劣性展现无遗。随地吐痰,乱丢垃圾也随处可见。这竟然是一人而为,只是空间不同而已!
这就回到了做公益事业上来了,做好事不需要别人知道,也不需要受助者感恩,而是出自内心的需求,助人为乐的时候,才能消除面对陌生人的自私,而变成对陌生人的无私。期望这一天早日到来。[/cp]
当我读了《白说》一书其中一节的(自己的读后感)时写下的这段评论,再读《乡土中国》关于“维系着私人的道德”一节论述时,感触颇深,故放在这篇读书心得里,用孝费通老先生的话来说:“书本的知识自己可以看”,不用老师教,看到后的结果“自己体会”。
当然,我写《白说》这段评论的时候,还没看《乡土中国》这本小册子呢,不过,也和孝费通老先生说的相似。
“当时我并不明白为什么我能获这样顺利的学习机会。后来在有人看到我的论文后,向我提出了个问题:你怎么会在没有和L.S.E接触之前,就走上了功能学派的路子?那时我才明白我从史禄国那里学来的这些东西,着重人的生物基础和社会结构的整体论和系统论,原来就是马氏的功能论的组成部分。我当时只觉得马氏所讲的人类学是我熟悉的道理。我们相见以前,已有了共同的语言。”
孝费通老先生这段话才是我把以前写《白说》的评论写进《乡土中国》的原因。
用此一例,看《乡土中国》和现代中国的差别,也如孝费通老先生所说的:
“我看到在不同条件下社区发展所走的路子不同,于是我又应用比较观点分出不同模式,并提出“多种模式,城乡结合,随机应变,不失时机”的发展方针。”
我个人认为:世界在变,《乡土中国》为现代中国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开放的现代中国服务,才是我们学习研究《乡土中国》的意义。
当然,我不能面面俱到,只能肤浅地谈一些自己的体会。至于书中的各个章节,书友们都共读过了,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错误之处不可避免,希望书友们指正,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