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包含哪些内容呢?这里有一个不成熟的解释,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叫做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人们对他的解释都大同小异,却总是不能让我满意。但是我又找不到一个更合理的解释,想了很久,我想可以从智慧的两种形式-理性与悟性去补充、解释它,同时将价值观作为它们排序的依据。
观念可以等同于智慧,而智慧可以分为中方与西方,中方重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智慧以“悟性”的形式呈现出来,强调对生活的感受;西方重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智慧以理性思辨等形式逻辑表现出来,强调理越辩越明。两种形式的智慧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悟性体现在生活中谚语-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方面,润物细无声,它偏向于研究人性、为人、待人、处事等方面;理性则成为我们整个教育体系的核心,它偏向于对自然运行的理解-牛顿定律、达尔文定理、认知科学等等。
悟性和理性用来解释人生观与世界观,而对于价值观,我们首先要明白——任何事物的价值或者意义都是我们赋予的,事物的本身不存在任何的价值或意义。比如货币是因为国家这个集体意识赋予它价值,当一个国家消亡的时候,它的货币也会随之相应地失去价值,比如古代的铜币,他已经失去了流通的价值(但是它还有收藏价值,因为有部分的人认为他还值钱。)
价值观对观念做一个重要性排序,当多个观念出现时,就需要通过价值观对其取舍。而且它是通过对比出来的。(所以无价之物通常是买不来的,因为它是“无价”的。)这也就意味着价值是由人的主观意识来决定的,那么它就拥有了三个特性——创造(无中生有)、转移、放大和缩小。
创造价值——联想一下那些经历战争、裤管空荡荡的幸存者,那些喝着核废水,体内变异细胞疯狂增长的癌症晚期患者。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健康是多么地宝贵!(这也正好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失去之后才会发现原本拥有的是多么宝贵,是因为缺少一个对比,只有当他经历过这样一个对比之后,他才能明白它的价值。)
价值可以转移——当以快乐作为价值的衡量时,读书很痛苦,玩游戏很快乐,读完一年的书的你,与打完一年游戏的他,肯定收获着不同的快乐价值。但是价值并非只有快乐这一项,当对未来的贡献作为价值的衡量时,你看完书。既学会了技能又顺便拿了两个通过率只有1/5的国家计算机二级证书、教师资格证、四六级证书,参加完了一堆比赛,既获得了荣誉证书又收获了掌声和鼓励,最后还赢得漂亮的简历……到未来走出校门时,你就会发现读书为你创造了无比的价值,不仅收获到了眼前的成果,最关键是形成一个独立成熟的三观,发展出一套为人、待人、处事的方法,形成强大的知识体系……转化价值定义的角度,就可以转移价值
价值可以放大和缩小,同样一天的时间你翻了三页纸,而别人看了一本书,这其中的价值能一样吗?三页与一本一对比,可以四舍五入等于0了,三页纸价值缩小了。但是你看的是专业书,三页可以讲半个学期,而别人的看的是傲娇大小姐爱上霸道小混混,同样的时间,三页纸的价值又变大了?你看了三页纸头晕脑胀,下午期中考试竟不及格,他看了小说笑了半天,放松之后下午考试竟低分飘过,三页纸的价值似乎又小了。但是期末考试考到了三页纸里面的例题,三页纸的价值又变大了~
价值或者意义只是人为赋予的,我们可以作不同的对比,转化视角,或者加入时间的力量,为原本看似不值得的行为赋予新的价值